这个组件还没有任何内容,请点击工具条按钮添加内容。

澳商訊 近期教育“雙減”、反壟斷等政策接連落地,對境內外市場造成的衝擊持續發酵。此前重倉教培、互聯網中概股的外資機構紛紛砍倉。A股、港股連續兩日暴跌,昨日,A股收盤慣性下探,雖然港股回暖,教育概念股反彈,但人民幣匯率依舊走弱。
受消息層面的影響,27日,上證綜指跌2.49%,失守3400點關口,港股也連續兩日跌逾4%。26、27日兩日,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出近170億元,其中26日單日淨流出128.02億元,創下近1年新高。受慣性影響,昨日,上證綜指跌0.58%,報3361.59,深證成指跌0.05%,報14086.42點。恆生指數“回血”,收漲1.54%。
業内人士稱,受此影響,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疊加臨近8月,中資企業紅利匯出的時期將近,對人民幣交易情緒造成的影響,在岸、離岸人民幣27日對美元跌幅一度高達近300點。截至北京時間當日17:35,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5046。如此跌幅在近一年的升勢下實屬罕見。截至28日16時,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5050。
據瞭解,一些機構已經開始修訂相關公司的估值模型。國際投行Jefferies對於新東方(EDU)2022年、2023年財年的營收預測分別下調66%和84%,對新東方線上(Koolearn)未來兩個財年的營收預測分別下調57%和74%,對好未來2023年和2024年財年的營收預測分別下調94%和97%。
“市場擔憂波動向外擴散。相對來說,人民幣仍然是比較穩健的,企業也需要秉承‘中性套保’的理念。”德國商業銀行新興市場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