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澳珠焦点 社團熱議

港聞|香港多措並舉建公屋助市民安居

发布日期:2022-04-22 23:15
香港多措並舉建公屋助市民安居
住房一直是香港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據報道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近在介紹有關房屋政策時表示 ,特區政府目前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興建約33萬個公營房屋(下稱 :公屋)單位 ,可以滿足未來10年約30.1萬個公屋需求 。 近年來 ,港府採取多措並舉的策略 ,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發展規劃 ,積極加快找地造地建屋 ,保障土地房屋穩定供應 ,進一步緩解普通市民尤其是青年群體的購房 、住房壓力 ,努力讓大家居有所安 。 十年建33萬個公屋 《長遠房屋策略》(簡稱《長策》)是香港在房屋方面的長遠策略性文件 ,主要從策略性方向上針對公屋提供 、土地供應等方面提供指導 。

根據《長策》2021年的報告 , 香港2022/23年度至2031/32年度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 。 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介紹 ,根據最新推算 ,2022/23年度至2031/32年度的10年總房屋需求為42.28萬個單位 , 特區政府將總房屋供應目標定于43萬個單位 。其中 ,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在7∶3 , 因此公屋供應目標為30.1萬個單位 ,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 12.9 萬個單位 。陳帆表示 ,相較2017年度只能興建23.7萬個公屋單位 ,特區政府在2021年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 33 萬個公屋單位 ,足以覆蓋 10 年 30.1萬個公屋的供應目標 。上述33萬個單位中 ,約1/3預計在第一個五年期落成 ,剩餘部分預計在第二個五年期落成 。 

此外 ,特區政府還積極推動過渡性房屋供應 。根據港府不久前公佈的2022/23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 ,特區政府目前已提供超過1.7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預計今年和明年將分別有約4,200個及1.1萬個單位落成啟用 。 緩解港人購房壓力除穩定的房屋供應計劃外 ,由發展商提倡興建的非牟利私人資助房屋也受到香港各界的廣泛關注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近期成立的非牟利房社企“ 新世界建好生活 ”發表創新房屋計劃建議 ,擬推出首個非牟利的私人資助房屋項目 ,以市價約五至六折出售 ,配合其“ 上車易按揭 ”,期望為香港解 決房屋問題尋找新方向 。 據介紹 ,該計劃提出“ 漸進式供款 ”按揭的模式 ,即樓宇成交時 ,買家只須承擔購買單位樓價一半的按揭 ,餘下一半樓價按揭可在成交後10年內一次過或分階段承擔 。新世界發展公司認為 ,相關計劃能協助年輕家庭解決缺乏大額首期 、置業初期供樓吃力等問題 ,達到以可負擔價錢購入“ 品質與面積 兼備 ”的新居 ,實現“ 置業夢 ”。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 ,特區政府對 “ 新世界建好生活 ”提出的私人資助房屋建議表示歡迎 ,若計劃落實將惠及市民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也提出 ,將研究參考非牟利私人資助房屋相關建議 ,在居屋分階段承做按揭 ,將按揭門檻進一步降低 。 “ 新世界建好生活 ”諮詢委員會成員 、特 區政府地政總署前署長劉勵超表示 ,要破解困擾香港多時的土地房屋挑戰 ,必須具備創新思維 、多方參與 ,通過優化及改善現有政策 ,為土地房屋問題“ 拆牆鬆綁 ”,才能讓市民居有所安 。 開拓北部都會新區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不斷推進 ,愈來愈多準備購房置業的港人 ,將目光瞄準極具發展潛力的北部都會區 。香港特區政府 《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 ,將重點規劃北部都會區 ,並增加房屋用地 。預計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 ,連同區內現有單位 ,總住宅數目將達到90.5萬至92.6萬個單位 , 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並提供65萬個職位 ,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 。 目前 ,北部都會區內的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 ,預計可提供約35萬個住宅單位 ,並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 ,估計可提供16.5萬至18.6萬個住宅單位 。特區政府發展局還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將古洞北新發展區內約3公頃的商貿 用地改作房屋發展 。 

在北部都會區安家 ,不僅能夠享受優質住房體驗 ,更可分享深港合作帶來的發展機遇 。林鄭月娥表示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北部都會區的就業機會 ,區內的洪水橋/廈村新 發展區享有與深圳前海一灣之隔的地利 ,可發展成商業和現代服務業中心。同時 ,規劃跨境鐵路項目 、擴建醫院等多項關鍵工作也正穩步推進 。政府將擔當先行者 ,把部分政府部門搬進北部都會區 ,帶動發展 、創造就業。 此外 ,北部都會區規劃還提出“ 雙城三 圈 ”的空間格局概念 ,意在促進深港兩地在經濟 、基建 、創科 、民生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緊密合作 。未來 ,依託北部都會區相連接 , 香港市民在大灣區內城市工作 、生活 、養老將更加便捷 。

全港將分階段恢復返校上課
香港疫情緩和 ,港府決定由 19 日起開始有序分階段恢復面授課 堂 ,先從小學開始 ,稍後會輪到中學及幼稚園 。小學恢復半日面授課 ,全 校師生上學前必須先做快速檢測 ,獲 陰性結果才可回校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公佈 ,共有 117 間小學及國際學校復課 ,有 14 名學童及 1 位老師呈報快測陽性 。 據香港《商報》報道 ,在青衣的荃灣商會學校 ,19 日有約100 名高小及約 20 名初小學生回校 ,校方加派職員在校門檢查學生的快速檢測紀錄及探熱 , 過程順利 。該校校長周劍豪表示 ,約有 10 名學生未能出示家長簽署核實的快測表格 ,校方讓他們到戶外操場等候 , 再致電家長查詢 ,其中約 8 人有做快測 ,只是忘記填表簽署 ,另有2名已接種疫苗的學童無做快測 。校方早前透過友好團體及教育局提供籌集到約1,200 份快測包 ,暫定向全體學生派發 。
浏览次数:1901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