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合區舉辦“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活動+ 查看更多
澳商訊 在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在5月20日-25日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宣傳活動,包括野生動物救助培訓、“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嘉年華親子活動、“世界水獺日”科普宣傳活動等精彩內容。

5月20日,深合區“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宣傳活動開幕式在花海長廊舉辦。開幕式上,深合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代理副局長譚惠芳向澳門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局副局長葉擴林、澳門特別行政區市政署園林綠化廳廳長趙慧明、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李銘源副院長及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珠海市自然資源局、深合區相關部門、公益組織等15家單位代表贈書《橫琴野生鳥類》。
譚惠芳表示,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為所有生命構建共同的未來”,旨在激勵社會各界參與到生態系統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以應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今年也是國務院印發《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的第一年,深合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以此為契機,開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系列宣傳活動,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深合區中長期規劃,並號召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中,推動生物多樣性跨部門、跨區域保護。
活動現場,深合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集中公佈了橫琴陸生野生脊椎動物資源本底調查成果。本次成果展精選影像全部以橫琴生態環境為背景,涵蓋野生鳥類、兩栖類、爬行類及哺乳類等100種生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黑臉琵鷺、黃嘴白鷺、白腹海雕、小靈貓,而黃嘴白鷺為本次調查新增的橫琴鳥類記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9種,包括鳥類26種以及虎紋蛙,蟒及歐亞水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橫琴島增加野生鳥類新記錄32種,包括:廣東省野生鳥類新記錄1種:靴隼雕,珠海市野生鳥類新記錄3種及橫琴島野生鳥類新記錄28種。
當天下午,還舉行了野生動物救助培訓,深合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省政府橫琴辦社會事務局、珠海琴建園林有限公司、珠海市觀鳥協會業務人員參加培訓。
深合區擁有豐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還有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棲息地。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橫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保護級別、野生動物救助方法和注意事項、野生動物野外放生須知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為加強護林員和濕地管養工作人員的救助技能,培訓還邀請野生動物專家演示鳥類、蛇類的救助方法和器具操作,並針對橫琴常見的野生動物進行專業保育方法介紹。
來自省政府橫琴辦社會事務局的護林員表示,參加本次培訓獲益匪淺,日常巡山檢查會在森林路邊見到很多野生動物,有時碰到受傷的鳥類也不知道要怎麼救助,經過專業培訓之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同時也表示希望能更多地參與到橫琴自然環境保育工作中,共同建設美麗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