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MOX:擔澳債券市場“開拓者” 謀現代金融業發展+ 查看更多
澳門債券市場正在步入發展快車道。2018年,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MOX)成立,隨後持續完善組織架構、交易系統搭建,拉動澳門債券市場法律法規建設,僅三四年時間,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系統上線;《信託法》、《證券法》、《基金法》等現代金融業配套法律陸續納入澳門立法議程;截至目前,已有逾3,200億元澳門元各類債券在MOX發行上市,幾近覆蓋所有債券品種、幣種,發債主體涵蓋海內外。“貼近市場搞研究 ,立足研究找市場 。”MOX執行委員會主席兼總裁張維春稱,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該司探索找準澳門市場所需、積極開拓對接資源,逐步推動本地債券市場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文 / 澳商記者吳爾珊

“後發、地緣、主動,都可以說是澳門債券市場發展的優勢與特質。”MOX執行委員會主席兼總裁張維春近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金融業的同質化難以避免 ,市場是開放的且具有競爭性,澳門這個新生的債券市場,要在市場競爭中,思考如何不斷提升與創新,這也是MOX作為澳門債券市場“開拓者”,所需研究的課題與推進的工作。
從0拓荒上市量已逾3,200億元
“澳門作為新生債券市場,需要主動探索獨特的產品創新,我們團隊也積極主動上門對接資源,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張維春稱,他及MOX整個40個人的團隊,基本上跑遍了內地各省市區,海外市場方面則在與盧森堡交易所達成合作之後,也在與新加坡交易所等進行佈局和安排。“主動上門、主動對接,讓各級政府、企業瞭解MOX與澳門債券市場,無論是利益還是市場信譽,勢必將產生很好的回饋”。
如“盧澳雙掛牌”是MOX創新推出的發債主體可以通過其一站式服務,實現在澳門與盧森堡兩地交易市場雙上市。在產品和市場的選擇上,選擇和盧森堡交易所的合作,也是澳門嘗試與周邊金融市場有所區分與創新。
張維春續指,後發優勢突出表現在於給內地增加了一個海外發行債券的渠道,為內地企業提供多一個選擇與開拓市場的機會。此外,比之新加坡、香港市場,從地理位置而言,來到澳門發債相對更便利,這就是地緣優勢。
基於這些優勢,以及MOX團隊的努力之下,澳門債券發行上市量已經超過3,200億澳門元,發行的有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非金融企業債,幣種涉及澳門元、港元、人民幣、歐元、美元等。
張維春介紹,從市場分佈來看,3,200億元的債券發行上市來源,絕大部分來自內地市場,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福建、浙江、山東、四川, 廣東、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廣西等;其次是澳門自身市場,包括澳門國際銀行、工銀澳門、中銀澳門、農銀澳門、交銀澳門、建銀澳門、大西洋銀行、澳博等;還有盧森堡、葡萄牙的企業在MOX發債上市。
同時,作為債券市場發展的重要基建設施,MOX積極參與推動組建了“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系統(MCSD)”,在張維春看來,MCSD的啟動,使澳門債券市場組織架構從原來單一的交易所向交易所加登記託管平台的體系邁進,“MCSD的建立是澳門債券市場對接內地、對標國際的技術需要”。
為澳門現代金融業“拓荒”,是MOX承擔的重要任務。張維春稱,MOX填補了澳門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空白、填補了澳門直接融資渠道的空白,還填補了國內海外國有資產轉讓交易平台的空白,對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具有重要意義,為人民幣在海外增加了強有力的資產支持。
“目前為止,澳門債券市場基本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現時整體處於企穩狀態”。張維春表示。
搞研究找市場需立足澳需求
已初具形態和規模的澳門債券市場,下一步應如何“落子”?
從MOX的角度來說,綠色債券是風口所在、中小企業集合債也在其考量範疇。
近年來,世界各國為推動傳統行業升級和新能源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資金需求,綠色債券正加快創新步伐,各品種迭出。以澳門鄰居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例,就為推動區內企業來澳發行綠色債券,在債券發行補貼的基礎上額外多給予50萬元扶持。
同時,“MOX還加入了國際綠色債券市場聯盟,十分支持碳減排與環保企業來澳發行債券。”張維春表示,綠色債券未來是一個大方向,MOX也一定是朝著這個方向去推進。
MOX亦正在研究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的可行性。張維春解釋,倘若完全按照國際化標準,即3B以上或2A+以上,那債券市場就是一個高端的市場,中小型企業就很難在此融資,因此也在探索這方面的業務技術。“作為市場交易平台而言,不希望門檻越來越高,但也不能說門檻一拉下去就下去了,到時會產生一系列風險,因此風控也需要越做越好,從而實現更多企業能在澳門債券市場成功融資”。
這個佈局方向,也是MOX堅持“貼近市場搞研究,立足研究找市場”理念的體現。
“推出盧澳雙掛牌、為發債企業安排路演,以及搭建交易系統,包括一級發行、二級市場轉讓交易等,都是基於澳門市場具體需求,MOX持續去研究、開發及推出圍繞債券的產品。”張維春表示,“當然日後也不會放過研究碳交易、期貨交易、股票交易,黃金交易、ABS及REITs交易等產品的可能,一定是在立足澳門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從中探索最容易、最快能夠落地的產品,希望更多市場主體在MOX這個平台有所收穫”。
冀佈局具國際影響行業生態
而對於特區政府發展債券市場的建議,張維春認為,頂層設計、法律配套、組織體系、人才引育,都是未來建設的“落子點”。
“澳門《證券法》正在草擬,其根本在於對標國際、對接內地,以及符合澳門本地需求即可。”張維春指出,更為重要的在於希望債券上市由“審批制”轉變為“註冊制”。
據瞭解,澳門債券發行目前仍需要由行政長官審批,這是沿用早年澳葡政府時期法典的規定。而改為註冊制,則完全由市場來完成債券發行上市流程,將會更加簡化,有助於提升來澳發債的積極性。
而有關金融人才方面,張維春表示,MOX自身有足量的準備,但對於澳門現代金融發展而言,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培養工作以及儲備後備梯隊。另外,在人才引進機制上,他建議政府,需要在人才身份、生活服務等具體操作上佈局更完善的細則。
MOX積極參與推進澳門證券基金行業協會的建設,同時正在搭建澳門債券業協會,希望藉此凝聚、培育和發展更多澳門債券市場的發行人和投資人,讓更多的註冊參與人、發行人、投資人,承銷商以及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瞭解澳門債券市場的流程、法律法規與制度。“這是身為澳門交易所應該擔負的責任。”張維春稱。
對此,張維春希望澳門也能有自己的類似普華永道、德勤這樣“四大”影響力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評估師事務所中介服務機構。“現時澳門債券承銷機構,都是本地商業銀行使用其投行職能完成工作。”同時,他寄予期待的是看到總部設在澳門的投資銀行,能發展成類似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四大”具影響力且屬於澳門的投資銀行。
“當整個生態佈局起來,就會推進澳門現代金融市場越做越強大”。張維春稱,“高興的是,前不久海通銀行澳門分行成立,展現了澳門現代金融業順利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