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首辦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會議+ 查看更多
澳商訊 7月13日,博鰲亞洲論壇在廣州舉辦首屆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會議。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包括全體大會以及數字經濟知識產權分論壇、中國知識產權院長分論壇、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與知識產權區域創新分論壇等系列活動。
嘉賓們圍繞“全球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制度建設”主題,就“把握國際科技創新趨勢”、“完善全球知識產權體系”、“以知識產權制度支撐世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知識產權領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等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達成了廣泛共識。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近年來亞洲經濟體在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制度建設上表現突出,亞洲國家通過相互借鑒和交流合作,將全面提升地區知識產權的整體保護水準,為保持亞洲創新活力和優勢、促進亞洲科技進步、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動力源。與此同時,中國已確立起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並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發展的主要推動力。2022年5月5日,《海牙協定》和《馬拉喀什條約》在中國正式生效,將對中國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起到有力促進作用。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劉華宣讀了副總幹事王彬穎的賀信。王彬穎表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通過中期戰略計畫提出了一個新願景,即讓世界各地的創新創造都能在知識產權的支撐下造福每一個人,並始終在推動一系列關於前沿技術的全球對話以及致力於提高全球知識產權意識,讓世界各地的利益攸關方共同探討最新的知識產權趨勢,塑造全球知識產權生態系統的未來。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示稱,近年來,中國政府從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法律法規、健全工作體系、加強國際合作等多方位全面發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準。同時,中國政府還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未來,中國政府將更加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政策,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高水準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主席團執行主席梁維特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3年多來,三地大力推進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流合作,發揮知識產權支撐創新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助力粵港澳國際一流灣區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他建議結合澳門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定位,在大灣區和葡語國家分別選點,並各自建立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的服務體系,通過澳門精準聯繫內地與葡語國家—歐盟這一路徑,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歐盟知識產權的聯繫與合作,為中葡企業走向對方市場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表示,從建設知識產權大國轉移到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有三點值得思考。一是知識產權最重要的保護形式,其特徵是在保護特定範圍內的發明和其相關的細節。二是科技創新催生和保護的知識產權,其產生的速度必然加快。三是溯根求源,科技創新的根本是科學和技術層面的開疆拓土。
據悉,科技創新是博鰲亞洲論壇近年來的重點關注領域,論壇專門設立了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並在科創大會框架下專題舉辦召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會議,旨在為在全球範圍內鼓勵科技創新和尊重知識產權營造良好氛圍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