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制定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 探索借鑒國際經驗銜接港澳標準+ 查看更多
澳商訊【記者吳爾珊珠海報道】 《珠海經濟特區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發佈,使珠海成為繼深圳後,第二個就無障礙設施城市建設立法的城市。該條例遵照國家強制性標準制定,珠海亦鼓勵主管單位和有關團體組織依需借鑒國際經驗,並將強化與港澳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的銜接。
據悉,《珠海經濟特區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下稱:《條例》)已於今年7月28日表決通過,將於12月3日起試行。珠海市有關單位於8月12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條例內容。

粵港澳擬聯合制定“灣區標準”
隨著粵港大灣區及粵澳深度合作的推進,珠澳通關往來日漸頻密,在珠居住、養老的長者人數亦有增長,對於口岸無障礙設施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條例第十九條中也指出,口岸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或者技術規範配建無障礙設施,並與周邊無障礙設施有效銜接。
珠海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雍靈稱,珠海目前主要遵照2021年出台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建築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範》執行,條例規定“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市政府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可以根據需要會同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借鑒國際經驗,組織制定無障礙地方標準”,並規定“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制定和完善無障礙企業、團體標準”。
“在與港澳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銜接方面,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授權廣東省聯合香港、澳門開展“大灣區標準”制定工作,具體工作由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牽頭,眾多大灣區標準也將要公佈。未來珠海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與港澳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的銜接。”雍靈指出。
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劉煜介紹,目前珠澳通關口岸設立有無障礙出入口、無障礙升降機、無障礙洗手間、專門殘障人士快速通道等,並配備輪椅等助殘設施,提供免費租借服務,最大程度上為旅客提供全流程的無障礙服務,實現全面無障礙通行體驗。同時,在通關高峰時期,殘障人士可以通過專門殘障人士快速通道過關;如為乘車通關人員,可享受免下車查驗服務,大大提高了通關出行效率。
優化無障礙信息服務“軟環境”
該條例亮點還體現於,強調完善無障礙設施“硬環境”的同時,以專章明確多維度優化無障礙信息、服務的“軟環境”。
一是將無障礙信息化建設納入數字社會建設,規定政務信息發佈、信息技術、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無障信息交流支持與改造;明確社會公共服務網站應當達到無障礙網站設計標準;明確電視台、圖書館應當為有需求者收看節目或者閱讀提供便利。
二是搭建無障礙城市數字服務平台,明確市政府應當推動建立無障礙城市數字服務平台,逐步實現無障礙公交查詢以及無障礙電梯、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服務分佈情況等查詢功能。
三是推進信息產品和服務的無障礙化,鼓勵通信終端設備供應商提供與無障礙信息交流服務相銜接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鼓勵相關企業在即時通訊、遠程醫療、教育學習、地圖導航、金融支付、網路購物和線上約車等服務中提供無障礙支持;鼓勵開發針對特殊群體融入社會的無障礙應用程序,推進產品識別無障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