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付費共享自習室”走紅迎機遇 朝向多元化發展用戶料超700萬人+ 查看更多
小雪(化名)最近找到了一個備考自習的好地方。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明亮的護眼燈,全天沉浸式學習的氛圍,搭配上免費的咖啡、果茶和小零食,一天只需要花費十多元(人民幣,下同),就可以享用一個遠比圖書館和咖啡廳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
隨著就業競爭壓力的逐年增大,馬上就要畢業的小雪想到了“考研”,但在找到這家共享自習室之前,她最大的煩惱就是沒有一個固定安靜的備考環境。“每天早上吃完早飯,就要到圖書館門前排隊,即便進入了圖書館,你也無法保證有自己的位置”。說起此前的遭遇,小雪不禁有些慍怒:“更有甚者,會將自己的衣物或者書籍提前一天放置在座位上‘佔座’,都是同學,本也不好說什麼,可總是心裡不舒服”。小雪回憶稱,本想安安靜靜的自習備考,卻每天都要為這些事情發愁。為了能讓自己安心備考,她曾一度每天到學校臨近的咖啡館讀書,但咖啡館不僅要求有一定的消費,而且環境也相對嘈雜。直到最近,小雪才在這家付費共享自習室落了腳。
據小雪介紹,這家名為“書巢”的付費共享自習室就開在學校馬路對面,由於門臉不大,自己之前一直沒有注意。直到最近,她通過“小紅書”才發現,這裡不僅能夠提供舒適安靜的學習空間,而且一天只需要15元。只要通過APP線上預約選座付費,就可以隨時前去,空間不大但設施一應俱全,在茶歇區還有免費零食以及飲料。如果餓了,可以自帶食物到茶歇區的微波爐加熱就餐。不僅如此,這家自習室裡還隱藏著一間不大的書店,裡面都是一些“考研”“考公”的必備書籍,可借閱可購買,這對於小雪而言極具吸引力。
實際上,不止是像小雪一樣的學生,隨著付費自習室的逐步推廣,用戶市場對付費自習室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漸增強,付費自習室的用戶結構已由原來單一的白領、學生逐步演變成各種用途、各種需求的用戶群體。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付費自習室的用戶增長迅速,規模超過500萬人,預計到2022年年末,付費共享自習室的用戶規模將達到755萬人。
除此之外,一些終身學習者將成為付費共享自習室的消費主力軍。數據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消費者有終身學習的意願,有40.2%傾向於線下學習,其中,有47.0%的消費者表示,會將付費自習室作為終身學習的場所。在此背景下,一些付費共享自習室開始了多元化的發展模式,與書店、文創、博物館等聯合運營的模式逐漸成熟。但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場景使用的前提下,保持自習室舒適安靜的特色,成為了許多從業者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
付費租賃空間與時間
“共享自習室”是借助“共享經濟”的東風推出的產物,雖名為“共享自習室”但和共享關係不大,實為租賃經濟的產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共享自習室是租賃經濟的一種,它是在社會學習資源缺乏的環境下出現的一種營業模式,其本質在於花費一定的資金租賃一定的空間和時間。
其實,共享自習室也並非什麼“新概念”,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瀋陽等一二線城市共享自習室均超過300家,但是一直以來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其中原因是自習室的宣傳力度很差,並沒有被人們廣泛認知。近兩年來,在疫情的衝擊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環境嚴峻,許多人開始將注意力放在更加“穩定”的“考研”和“考公”上。在此背景下,原本“不溫不火”的付費共享自習室開始逐漸在市場上走俏。據盤和林介紹,全國各家自習室的設計佈局大體相同。一兩百平方米的空間裡,設有幾十個座位,並根據不同人對環境的不同需求作了簡單劃分,比如類似圖書館的開放式書桌和用隔板隔開的獨立暗格,以及“開放區”和“沉浸式”等。每個桌子上都有插座和台燈,並設立了獨立儲物櫃。自習室內還設有休息區,另外還提供耳機、打印機、充電寶等常用設備,包括茶水間一些免費的咖啡果茶之類,甚至連冰箱微波爐都是基本標配,完全滿足學習一整天的需求。
付費共享自習室究竟有多火?在深圳,首家付費自習室出現在2018年末,而在疫情後迅速成為消費及創業熱點。現在以“自習室”為關鍵字在大眾點評上搜索,跳出來的深圳商戶就已經超過90家,其中不乏一些連鎖店。還有若干商戶狀態顯示為“尚未開業”。以深圳商報社為中心,5公里範圍內的付費自習室就超過22家。美團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生活服務業新業態和新職業從業者報告》顯示,付費自習室已成為平台上交易額增長最快的生活服務類新業態。根據平台大數據,預測2022年全國將有1.5萬家付費自習室。
多元發展成行業主流
付費共享自習室走紅的背後,是目前年輕人面臨社會快速發展,充電學習的壓力與動力增強,對學習空間品質的需求也隨之升級。然而,長期以來該行業備受詬病的一個原因就在於,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經營模式單一,可持續性低。正如此前盤和林所言,全國各地的付費共享自習室的設計佈局大體相同,在“考研”“考公”的“旺季”,自習室尚有一定的盈利,但在經營的“淡季”,很多自習室都會出現虧損,一些佈置“奢華”的自習室甚至會因此直接面臨破產倒閉。
在河北省邢台市,趙紅霞經營著一家在當地頗有名氣的付費共享自習室。如今,她與當地的一些文創和書店聯合,不僅在自習室內賣起了文創產品,而且也為來自習室學習的消費者提供書籍借閱和購買服務。同時,她還與當地博物館聯繫,在每年的自習室
“淡季”,召開當地文化歷史文物“輕展覽”,並授課講學。對於付費共享自習室的多元化發展,她深有體會。
“共享自習室前幾年經營的主要收入來源依靠於自習室的租賃服務和辦理會員的費用,一旦進入自習室淡季之後,自習室的上座率低,收入會大大降低,甚至入不敷出,導致自習室的收入連繳納房租和水電的費用都不夠”。她說到,加之前幾年共享自習室採取的是有人值守的方式,商家開自習室固定成本中的人力成本就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盈利相對薄弱。多元化發展是如今自習室生存的不二法門。對此,盤和林稱:“不只是線下,針對線上自習室也可以進行付費課程學習,組織文化交流等相關活動,商業還可以線上售賣零食、文具和盲盒等物品,同時,自習室淡季可以將場地租賃給授課開會的顧客群體,讓共享自習室的發展走的更遠”。
舒適安靜是重中之重
雖然多元化發展是當前付費共享自習室的發展主流,但一些商家為了自身利益卻將其“異化”。比如深圳某自習室,由於過度多元化,不少之前的消費者紛紛轉至他家。葉寶瑩是一位該自習室的“老主顧”,但最近她不得不選擇放棄這裡尋找更為合適的環境。“我到這裡來就是為了安安靜靜讀書學習的”。葉寶瑩說:“不知何時起,這家自習室每天都會有人來開講座、搞培訓,弄得這裡亂糟糟的”。
但也有一些商家始終保持初心。比如廣東省廣州市的李洪濤,“包租公”出身的他在朋友的建議下今年開了一家自習室,他並沒有像同行一樣急著做多元化,而是僅僅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並堆放了一些自己的“藏書”。令人意外的是,雖然只投入了不足5萬元,但僅三個月後,他便已經回本同時還有利潤。對此,盤和林表示,多元化發展無疑是當前自習室發展的主流,但如何在多元化和舒適安靜之前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平衡點”,仍是許多自習室經營者們需要深度思考的時代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