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計劃加快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 查看更多
近日,繼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應用細則出台後,廣東發改委亦印發了廣東省加快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計劃》)。《計劃》明確,到2025年示範期末,實現推廣1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目標,年供氫能力超過10萬噸,建成加氫站超200座,車用氫氣終端售價降到每公斤30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八大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進入全國前五,發展清潔能源制氫,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對比可知,相較於京津翼和上海分別為5,300輛和5,000輛的推廣目標,廣東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目標最高”。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李建秋說。
建設目標設定為最高
2021年8月,國家相關部委發文明確將上海、北京、廣東等3個城市群列為全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群,2021年底河南、河北兩個城市群也得以獲批。業內預計,五大城市群在未來4年將推廣超過32,000輛燃料電池汽車,簡單按平均計算每年將有8,000輛保底。
通過對比,廣東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目標和加氫站建設目標是最高的。其中京津冀示範城市群的目標是車輛應用不少於5,300輛,購車成本降幅超過40%,新建投運加氫站不低於49座,氫氣售價不高於每公斤30元;上海示範城市群計劃在4年示範期內推廣5,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建設73座加氫站;而廣東的目標則是推廣1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建成加氫站超200座。
針對目標,《計劃》還提出了多項舉措,包括產業集聚、技術水平、加氫站佈局、低成本氫氣供應、產業鏈安全等多個維度,聚焦廣東示範城市群面臨的區域供氫不足、制-儲-運氫成本高、相關管理標準不明晰等問題,在加氫站建設與運營、保障低成本用氫等方面作出了明確、可行的規定。《計劃》提出,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雲浮為重點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走廊,重點支持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等八大關鍵零部件企業以及制氫、加氫、儲運設備企業在省內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到示範期末,八大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進入全國前五。
全省佈局300座加氫站
《計劃》顯示,“十四五”期間,全省佈局建設300座加氫站,其中示範城市群超200座;鼓勵建設油(氣)氫合建站;支持自用加氫站建設;統一加氫站建設補貼標準,對“十四五”期間建成並投入使用,且日加氫能力(按照壓縮機每日工作12小時的加氣能力計算)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氫站給予建設補貼。其中,屬於油(氣)氫合建站、制氫加氫一體化綜合能源補給站的,每站補貼250萬元;屬於其餘固定式加氫站的,每站補貼200萬元;屬於撬裝式加氫站的,每站補貼150萬元。鼓勵各市根據實際情況對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給予補貼,各級財政補貼合計不超過每站500萬元,且不超過加氫站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0%。
對此,李建秋說到:“採用示範城市群的方法來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因為需要解決氫能的供應問題、加氫的問題以及車輛本身等問題,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鏈和產業鏈更長、更加複雜”。
此外,東吳證券也指出,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初期,依靠示範城市群的推廣作用,燃料電池系統廠商加大研發力度,進而改善燃料電池汽車的耐用性和效率。隨著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改良及預期成本降低,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規模及需求將顯著成長。
推動規模化推廣應用
《計劃》提出,鼓勵珠三角示範城市大幅提高重載貨運、工程車輛和港口牽引車輛電動化比例,積極推廣使用燃料電池汽車。鼓勵各市設定綠色物流區,放寬燃料電池物流車通行限制,建設氫能物流園。探索廣東省內燃料電池汽車便利通行機制,適當放寬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市區通行限制,提高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路權,探索冷鏈物流新能源車輛停車等優惠措施。
此外,廣東省還將統籌使用各級財政資金,按照總量控制、逐步退坡原則,對符合行駛里程、技術標準並獲得國家綜合評定獎勵積分的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購置補貼。對獲得國家綜合評定獎勵積分1萬輛車輛,且不少於5項關鍵零部件在示範城市群內製造,按照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補貼每千瓦3,000元(單車補貼最大功率不超過11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