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商通3年上線2,873項涉企服務+ 查看更多
近日,從省政數局獲悉,粵商通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台上線3年來,已實現2,873項涉企服務“指尖辦”,累計市場主體註冊用户達1,258萬,總業務辦理量超2,514萬件,訪問量達15.86億次,月活躍用户數超200萬。
依託粵商通,廣東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聚焦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三類防控區域內市場主體實際困難,廣東省在粵商通上快速搭建“三區”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平台。用户可在粵商通上對生產、貨運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提出訴求。
在此基礎上,廣東省還推出市場主體訴求響應平台,與粵省心12,345熱線聯通,為全省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智能化、及時辦”的訴求響應服務。據統計,訴求響應平台接收企業訴求工單累計29.9萬件,辦結滿意率96.82%。
粵商通還升級上線“防疫助手”,每日自動統計員工健康碼狀態、核酸檢測結果、疫苗接種記錄,提高企業防疫管理效率。
同時,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粵商通與“粵信融”“中小融”等融資平台和省內數百家金融機構對接,為用户“量身”推薦信貸產品,並提供申報服務。截至目前,粵商通已入駐金融機構883家,發佈金融產品1,504款,接收企業貸款申請6.3萬次,推動實現融資金額達278.9億元。
粵商通還開放首貸貼息入口,中小微企業通過粵商通首次申請貸款可申領不高於1%的貼息補助。據介紹,近期粵商通還將接入金融機構續貸、展期、還款計劃調整等業務,持續服務“粵貿全球”“粵貿全國”和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引導促成大型企業產品和服務採購計劃、民間資本項目推介等活動,助力市場主體對接需求、拓寬市場。
隨着去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出台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粵商通乘着數據要素髮展“東風”,推動公共數據資產憑證在企業信貸場景的應用,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具體而言,市場主體用户可通過粵商通授權金融機構,從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獲取相關數據,開具數據資產憑證;金融機構則可以基於該數據憑證進行企業畫像、信用額度審核、貸款利率核定以及貸後風控監管,將企業良好信用轉化為融資“籌碼”,加速貸款申請審批。
今年6月,粵商通上線“法人數字空間”,匯聚20項企業常用證照和41項常用數據。企業經辦人獲得法定代表人或管理員授權後,授權用數過程將生成不可篡改的“數據授權記錄”,實現全過程留痕和溯源,切實保障用户和企業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