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社團熱議

深珠通勤效率有望改善 唐家港爭取年底開航

发布日期:2022-08-25 16:13

    澳商綜合報道 通勤,一直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近期討論較多的,莫過於深珠通勤。深珠通道到底建不建,到底何時建?很多網友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什麼時候能動工,工期是多少,天天説,什麼時候可以真正落實?”、“關鍵是深珠高鐵沒了,只有深珠城際,咋回事?”等。可以説,每每提及到深珠通道,幾乎是接近“掀鍋就炸”的狀態,目前深珠通勤不那麼便利的問題,最快將於今年年底得到改善解決,如唐家港基本建成,珠海唐家往返深圳蛇口,爭取今年年底開航,而深中及深珠通道建設落成也計劃在2024、2025年落成。

      群眾冀深珠及深中通道落成

   在討論以上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現時深珠通勤族的真實寫照。

   李先生,已在北圍置業。目前珠海、深圳兩地跑,一周通勤一次,單程花費時間1.5至2小時。他表示,“開車拉上一個人,通行沒壓力”,如果結伴同行,一周通勤一次表示無壓力,更期待深珠、深中通道。在虎門大橋限制貨車通行之後,每周一次的通勤頻率,1.5至2小時的通勤時間,對於在深圳寶安工作的李先生而言,深珠兩地跑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難”。

   不過,他也説,深珠通勤也不是沒有“頭疼”之處,就是下高速之後的道路行駛,修路較多,一旦高峯期,便是塞車。李先生接着説到,“其實選擇成為深珠通勤族,是因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大多數都在深圳,工作也在這邊,但是又喜歡珠海的宜居氛圍”。至於未來會否回來珠海工作,李先生表示暫未有打算,不過待日後深中通道開通,自己又搬去北圍房子居住後,或會改變目前的通勤頻率。“所以,還是比較期待深中、深珠通道的。就算唐家港開通了,也不會選擇坐船。”李先生説道。

   南先生,在深圳南山從事程序員行業。目前已經定居珠海,由於拼搏,再選擇到深圳就業,成為了深珠通勤族的一員。他表示,通勤除了“費錢”,其他方面還好,兩地交通便利後,就沒必要固定在珠海了。與李先生有點相似,作為“碼農”的南先生是喜歡在深圳拼搏掙錢,而在珠海,就比較適合花錢。

   據瞭解,其實南先生早前一直在珠海,也已經定居,後來隨着物價各方面的消費提升,考慮到同樣的工作,在深圳能夠拿到相當於珠海雙倍的薪酬。因此就成為了廣大深珠通勤族的一員。對於目前通勤的情況,除去通勤費用以外,南先生還是比較能接受的。他表示,如果未來通勤時間能夠由現在2小時縮短至1小時,就很“香”了。在他的理解中,1小時的通勤時間,在北上廣深城市中屬於正常現象。

   南先生還説,如果未來交通便利,自己工作點會更傾向於“往外跑”,機會會更多。對於回來珠海的頻率,基本還是會維持一周一次,畢竟每天來回的成本較高。

看到這些真實實際的案例,大家可以發現,其實在深珠兩地跑方面,一周一次的通勤頻率,似乎已經被部分人接受或者是“習慣”了。當然,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期待能有更便利的通勤方式。至於還有大部分房姐未能採訪到的深珠通勤族,尤其是那些每天需要通勤來回的,相信對深中通道、深珠通道、唐家港等項目的開通,是更為迫切。

      深圳通勤族總算有“盼頭”

   就目前來看,如何解決深珠通勤這個問題,有以下兩種方式,主要是“自駕+輪渡”或自駕。

   首先,“自駕+輪渡”,可以選擇唐家灣至九洲港至蛇口港每深圳機場碼頭。從地圖來看,唐家灣駕車至九洲港口岸,需用時37分鐘,再從九洲港口岸坐船到深圳,如果是前往蛇口港,需用時60分鐘,若是前往深圳機場碼頭,就需用時70分鐘。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8月20日起,珠海九洲港至深圳往返航線票價上調了,其中成人票一律上漲10元,兒童、長者、優特票一律上漲5元。

   其次,自駕可以選擇唐家灣至蛇口港每深圳機場碼頭。從唐家灣駕車出發,無論是前往蛇口港或是深圳機場碼頭,據百度地圖顯示,均用時1小時43分鐘。只是通勤費用存在差異,其中前往蛇口港需要98元高速費,前往深圳機場碼頭需要88元高速費。顯然,就目前深珠通勤來講,無論是陸路,還是水運,都顯得周居勞頓,並且通勤費也不低。

   目前,在建或將投入使用的深珠通勤交通項目有深中通道、唐家港,而未來規劃建設的有深珠通道。

   近日,各項目都傳來捷報。一個月前,官方回應唐家港基本建成,珠海唐家往返深圳蛇口,爭取今年年底開航。目前,項目在已交工驗收基本建成,其中臨時客運站正在開展內部裝。同時,項目正研究開通唐家港至深圳蛇口航班的具體計劃,未來從唐家港出發,不僅到達深圳蛇口,還可以到深圳機場碼頭。

      兩大橋貫通後僅30分鐘車程

   與此同時,8月3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佈了關於印發 《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通知。其中,就有提及“依託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港珠澳大橋,構建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軸”。3日後,珠海高新區官微發佈了一篇《珠海高新區如何借用“東風”實現騰飛?》文章。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孔嶽説到,2025年計劃要修建深珠通道,從深圳的前海輻射到珠海的唐家灣。並且李教授提及到,“一旦這兩個大橋(深中通道、深珠通道)貫通以後,珠海到前海、到南山的距離就會拉近,只需30分鐘的車程”。

   事實上,今年以來關於深珠通道的消息,無論是大規劃,還是政府官方,都是頻頻提及。7月14日,深珠通道被寫進了《國家公路網規劃》,意味着深圳通道建設並沒有取消。7月29日,深圳衞視官方發佈的消息,深圳市軌道辦鐵路拓展處高層表示,“深圳方面已經完成深珠高鐵的預可行性研究,同時與珠海建立常態化協調工作機制,加快推動項目規劃建設”。

   除備受關注的深珠通道,2024年計劃建成通車的深中通道,落成後也將一定程度上拉近珠海與深圳的距離。據最新消息顯示,8月12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所有標準管節全部預製完成,預計11月份開始進行最後一個管節——E23的預製工作。

   據悉,深中通道採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每小時,建成通車後,將以24公里的里程和20分鐘的時間,直連深圳、中山。值得一提的是,中山正在加快推進建設多條高速公路對接深中通道,與珠海相關的有西部外環高速、香海高速、東部外環高速(一期、二期)等項目。

     黃金內灣帶珠江口西岸發展

   深珠通道作為今年出爐的新概念—珠江口百里範圍的“ 黃金內灣 ”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部分專家解釋“ 黃金內灣 ”這一概念,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十分強勁的區域,已成為中國人口最有活力、經濟十分強勁的大灣區,對全國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要想讓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出更大、更強的效果,就要解決珠江口東西岸不均衡發展的現狀。

   部分專家直白點解釋“黃金內灣”這一概念,便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十分之強勁,已成為中國人口最有活力、經濟十分強勁的大灣區,對全國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要想讓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出更大、更強的效果,就要解決珠江口東西岸不均衡發展的現狀。

   因此,“黃金內灣”應運而生,通過強帶弱,將珠江口西岸的發展帶動起來。

   於是,在此背景下,珠江口東西岸已架起一座又一座的樞紐大橋。不過,也可發現,澳門、珠海、中山、深圳、香港區域之間的大橋路網仍是相對稀疏。再結合“城市發展,道路先行,路通財通”。如此便不難明白,要實現好“黃金內灣”的交通閉環,深珠通道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

   至於提出港珠澳大橋單“Y”變雙“Y”,可以説是“亡羊補牢”。專家表示,一方面可以將深圳拉攏進珠海、澳門、香港的“朋友圈”中,利好各地資源互換。另一方面還是在於將港珠澳大橋真正地利用起來,而不至於資源閒置。

   眾所周知,受“兩地牌”的限制,港珠澳大橋車輛通行量有限。據數據顯示,大橋第一年車流量約在150萬輛左右,每天只有4,000多輛。並且港珠澳大橋總投資高達約1,200億元,按照如此車流量收益,需要非常長的時間。關於港珠澳大橋變雙“Y”是否能夠實現,暫不得而知。不過可以想象的是,在原來的基礎和海洋地質的基礎上,新建一條道路,並非易事。

浏览次数:2259
文章来源:
作者:wyx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