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健:橫琴可試點“離岸結合在岸”模式 推金融制度創新+ 查看更多
澳商訊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金融學二級教授易行健出席橫琴智慧金融論壇接受採訪時表示,橫琴方案在金融制度方面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一是致力構建中國與葡語國家金融合作和葡語國家金融網絡開放平台;第二個則在於跨境金融管理。

在易行健看來,橫琴的人民幣離岸業務,需要思考怎樣更好利用與港澳人民幣離岸中心進行對接,怎樣促進跨境金融管理,怎樣推動港澳人民幣離岸業務及銀行、保險、財富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機構等相關的子行業在橫琴落地,建設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在橫琴的試點,為該業務的全面鋪開及推進可以提供更多經驗。
易行健認為,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無論是支付、結算、資產組合、投資等方面的地位都非常低,佔比依然非常小。“怎樣推動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搭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來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僅依靠香港離岸金融中心是遠遠不足以助推的”。
他表示,結合中央對橫琴的期望和定位,以及橫琴的發展基礎,橫琴應該是“離岸結合在岸”這種方式。無論是直接投資還是證券投資,以及銀行保險等服務業的開放,需要離岸業務和在岸業務分離型的發展。
“但會遇到風險的隔離問題。”易行健稱,未來在短期內可能要把FT賬戶的適用主體的範圍擴大,以及思考和考慮賬戶的創新。“以前紐約曾經做過國際銀行的便利,就有效地把離岸業務和在岸業務進行了比較好的風險隔離”。
易行健續指,關於這個問題業內也思考了很多年,但是否可以考慮在橫琴試點來做,既做離岸也做在岸,同時做好風險隔離,進行整個賬戶的創新。
同時,橫琴的對面就是作為“中葡平台”定位的澳門,易行健建議,目前以中葡金融合作推進貿易合作的態勢亦比較好,也可以藉橫琴這個平台,對接葡語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的網絡,“這是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