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 新聞快訊 經濟观察

財經|英鎊下跌英資產前景遭看空

发布日期:2022-09-08 20:49

英鎊下跌英資產前景遭看空

日前,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戰勝前財政大臣蘇納克,成為保守黨新一任領導人及首相人選,並已於當地時間9月6日就任新一任首相。據悉,特拉斯上台後將任命內閣成員,並對外公開財政計劃。受此消息影響,英鎊近日錄得自2016年10月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英鎊對美元下跌4.6%,英鎊對歐元也下跌近3%。

 

自8月以來,能源危機對英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了巨大打擊,而特拉斯即將公佈的新財政政策也可能帶來進一步的不確定性,“這也令他們在8月加速拋售英鎊。”德意志銀行的外匯研究全球主管薩拉維羅斯說。

 

特拉斯在競選中承諾作為支持英國經濟應對日益惡化的生活成本危機的計劃的一部分,要推出300億英鎊的減稅措施。對此,三菱日聯的分析師哈彭尼認為,放鬆財政政策可能會降低英國今年晚些時候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但他同時認為,這種規模的財政刺激可能使英國央行更難應對40多年來最嚴重的通脹。

 

此外,英鎊下跌也導致英國資產遭到看空。在英國國債市場上,根據標普的數據,投資者對利率最為敏感的2年期英國國債的空頭押注規模(以價值計)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79%。布萊克本在英國央行上次議息會議前就出售了一部分投資組合中的英國國債,轉而買入了其他一些通脹即將見頂的國家的債券。他稱:“至少在短期內,英國國債的前景不會好到哪去”。Odey資產管理公司的創始人奧迪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賣空包括30年期英國國債在內的一些長期債券,因為他預計,英國通脹將“至少在幾年內”保持在高位。

 

對於此前表現一直良好的英國股市,投資者也在減持。根據美國銀行的數據,大型國際投資者在7月減少了對英國股市的敞口,15%的全球基金經理報告了“減持”英國股票頭寸。

 

OPEC+會議宣佈石油小幅減產穩價

9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OPEC產油國,以視頻方式舉行第32次部長級會議,決定將10月的月度產量日均下調10萬桶,這超出大部分市場預期,也是主要產油國自2021年8月以來首次下調月度產量。

 

OPEC在會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鑒於對當前原油市場基本面和未來走向的共識,會議作出減產決定。與會國還請求會議主席考慮在必要時隨時召開OPEC與非OPEC產油國部長級會議,以應對原油市場變化。據彭博社報道,沙特能源大臣阿蔔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在減產決定宣佈後表示,OPEC及非OPEC產油國準備通過減產和增產雙向措施來幫助實現其目標。OPEC與非OPEC產油國通常每月召開一次部長級會議,決定下月的產量目標。OPEC與非OPEC產油國第33次部長級會議將於10月5日舉行。

 

儘管此前沙特已經釋放了一些信號,但此次減產仍讓許多交易員感到意外,他們先前預計,高於每桶90美元的油價正在擠壓全球消費需求,OPEC+可能會保持產量穩定。與此同時,歐盟還在醞釀對俄羅斯能源的進一步制裁行動,預計未來幾個月市場供應將變得更加吃緊。雖然OPEC+最終僅僅減產了每日10萬桶,僅佔全球總需求的0.1%,但這一舉措顯示,隨著經濟動蕩引發兩年來持續最長的油價下跌,OPEC+正尋求穩定全球市場。

 

對此,石油行業高級經濟師朱潤民稱,本次產量目標調減規模相對較小,基本上只是透露出一個信號:OPEC+極其關注全球市場供需狀況,不會任由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持續下挫。

 

印GDP躋身全球第五

最近,印度國家銀行(SBI)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經濟增長率,印度將在2029年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報告預測,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2027年超過德國,並很有可能於2029年超過日本,實現進入“世界前三”的目標。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近日發佈的GDP統計數據稱,印度經濟在2021年最後一季度超越英國,並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擴大領先優勢,目前已成為位列美國、中國、日本、德國之後的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IMF的數據顯示,經過校正後,印度在2022年前三個月的名義GDP為8,547億美元,而英國同期數據為8,160億美元。被印度超越後,英國在世界經濟體的排名降為第六,而且這一變化是歷史性的,因為IMF還同時預計,五年後,印度的經濟總量將比英國高出20%。印度國家銀行經濟研究部認為,印度自2014年以來採取了成功的經濟發展策略,很可能在2029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對此,印度眾多企業家、政客、媒體都為印度GDP超過英國欣喜不已。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英國曾為印度的宗主國。印度馬恒達汽車集團董事長阿南德·馬恒達在社交媒體上毫不諱言:“這個消息將讓每一個努力奮鬥的印度人感到欣慰”。不過,印度國大黨領導人沙希·塔魯爾認為,印度不應被眼前的“經濟成就”衝昏頭腦。他稱:“我之所以對(統計結果)保持謹慎樂觀,是因為印度仍是一個人口基數極為龐大的國家。我們需要將GDP增長所帶來的經濟紅利惠及更多人”。《印度教徒報》稱,目前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較低,製造業增速放緩,還出現較大的貿易逆差。從這些細化數據中仍能看到印度經濟發展的隱憂。

浏览次数:1838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