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碰撞產業 專業化投行搭橋 珠海這場活動大咖齊聚乾貨滿滿!+ 查看更多
後疫情時代,金融如何賦能產業?中國的創新要素、資源如何借力資本市場大改革實現持續發展?9月8日,2022全球投資銀行資本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新財富最佳投行頒獎典禮在珠海舉行。論壇匯聚了監管機構代表、產業專家、經濟學家、上市公司高管、新財富最佳投行代表、專業投資人等精英人士,各方就金融與產業的聯動、新時代投資銀行生態與使命、後疫情時期資本市場研判以及大灣區區域金融力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大灣區區域金融力報告發佈
在活動現場,新財富發佈了《大灣區區域金融力報告》。報告稱,縱向看,珠海的各項經濟數據近年持續走高。2009年,珠海GDP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37.7億元,2016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國家戰略落地之時,珠海GDP升至2452.6億元,而5年後的2021年已攀升至3881.8億元,較12年前翻了近4倍。珠海人均GDP也從2011年的9.55萬元提高到2021年的15.91萬元,位居廣東省第二,僅次於深圳;常住人口從158.2萬人增加到246.67萬人。
珠海著力佈局新興產業,嘗試在“小而美”基礎上,再造一個“強而優”的形象。數據顯示,珠海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2200家,高新技術企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占比達62.8%;研發經費支出109.68億元,佔GDP比例達3.26%,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3.9件,位居全省第二。
早早開始佈局高端製造業的優勢也逐漸彰顯。2021年,格力電器躋身世界500強,華發集團、納思達也相繼進入中國500強,47家企業進入廣東省製造業500強。
金融發展支撐珠海經濟增長
在本次論壇的開場致辭中,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劉凱文表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以來,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面臨更高的要求,更要切實履行好“看門人”職責,壓實自身責任,構建“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核心行業文化理念,形成健康良好的行業生態,促進行業機構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珠海市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指出,資本市場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成為拉動珠海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目前,珠海境內外上市掛牌企業達100家,其中境內外上市企業45家,總市值超過5000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55家。今年珠海已新增上市企業2家,新增過發審會企業2家。與此同時,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排隊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制定了上市培育發展計劃,不斷強化科技企業上市後備庫建設,截至目前,儲備企業2029家,培育庫企業879家,在廣東證監局上市輔導企業13家,在滬深京港交易所上市審核排隊企業8家。
當前,珠海正面臨經濟特區、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四區”疊加的新機遇,這不僅將為珠海金融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還將有力增強珠海金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加速推動珠澳金融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珠海跨境金融發展水準。
新財富總經理于欣稱,全面註冊制積極推進下,資本市場從增量改革深化到存量改革,整個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投行專業化轉型大勢隨之開啟,其底層邏輯在於提升價值發現和定價能力,幫助券商回歸資本市場“看門人”的本源。與此同時,發力直投等買方業務,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成為引領行業轉型的另一中樞。這一目標下,傳統承銷與私募股權投資、科創板跟投為主的另類投資等業務,構成全新的大投行業務鏈條。大投行生態重構步入進行時,中介機構重要性逐步強化,歸位盡責,如何從根本上提升中介機構業務體系的風險管理能力、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提高中介機構執業品質,成為全行業的重要主題。
專家業界分享多元專業觀點
本次論壇特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張岸元,珠海華發城市運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劉錦易,金證互通副總經理、首席品牌官(CBO)巫雲峰等嘉賓,分別從各自角度帶來專業分享。同時,中信建投證券投行委委員、股權業務線行政負責人、董事總經理、新財富最佳投資銀行家王晨寧,作為券商代表做主題發言。

第十五屆新財富最佳投行頒獎典禮於論壇同場舉行。通關客觀指標,以及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董秘、證券分析師、中介服務機構、關注投資銀行的個人投資者和財經媒體等2萬餘人投票結果結合,最終產生16類機構獎、6類項目獎,以及15位投行業務精英、15位最佳保薦代表人、3位投資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