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公佈合作區自貿區發展成果 上半年橫琴GDP223.93億元人民幣+ 查看更多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今日公佈橫琴、前海合作區以及廣東自貿區發展成果。其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106平方公里面積雲集了5.6萬家商事主體,科技型企業超過一萬家。今年上半年橫琴深合區地區生產總值223.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
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得益於“政策擴區”與“物理擴區”迭加推進,今年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35.33億美元,增長17.4%。
廣東自貿區2015年掛牌以來以高標準推進建設,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建設世界級的貿易連結平臺。今年上半年自貿區進出口規模超過了2,000億元,增幅達到24.9%。
今年6月,廣州、深圳等13市設立廣東自貿區聯動發展區,率先複製推廣62項改革創新事項,涉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和法治服務等領域。通過與自貿區“聯動試驗、協同創新、資源分享”,把自貿區先行先試、自主實踐的創新成果複製推廣到更大的空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南沙片區以國際分撥中心為代表,著力打造冷鏈物流分撥中心、全球優品分撥中心、美食美酒分撥中心、全球飛機租賃中心、汽車貿易綜合樞紐、灣區糧食分撥中心六個百億級進口平臺。今年上半年,南沙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512億元,增長57%。
在前海片區,電子元器件亞太集散中心、海運中轉集拼中心、離港空運服務中心蓬勃發展。今年上半年前海綜保區進出口額962.5億元,增長48.1%。在“保稅維修+保稅物流”的創新模式下,華為、京東方、大疆等重點企業探索貿易新業態,開展境外產品保稅維修,上半年維修專案下進出口額2,948萬美元。
同時,重磅改革工程通過聯動和傳導機制,釋放出戰略迭加的“乘數效應”,例如廣東“灣區通”工程紮實推進、深交所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落地、廣州期貨交易所掛牌成立等。一批牽引力大、帶動效果好的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以點帶面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廣東的數字政府、營商環境等重大改革呈現顯著的成效,省級政府的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