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议事厅

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第三場集體採訪

发布日期:2022-10-20 14:56

10月19日下午3時,二十大新聞中心在北京梅地亞新聞中心二層新聞發佈廳舉辦第三場集體採訪。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出席,介紹代表團學習討論二十大報告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出席的代表團新聞發言人有: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河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周霽;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正中;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大光;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沈丹陽。二十大新聞中心負責人、中共中央宣傳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壽小麗主持這場集體採訪活動。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感謝記者朋友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關心和關注!
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包括廣東珠三角9座城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廣東省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按照“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東所能”,積極推進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舉全省之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珠三角為主陣地,全省全力全面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工作格局。同時,我們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力,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偉大方針,與港澳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積極探索合作與對接,大灣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新”:
一是經濟實力邁上了新臺階。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整個經濟總量是10.2萬億元人民幣,到了2021年躍升到12.6萬億元人民幣,創造了約占全國11%的經濟總量,只用了不到1%的國土面積。粵港澳大灣區現有世界500強企業24家,高新技術企業5.7萬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二是科技創新邁出了新步伐。我們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加強了粵港澳三地的科技創新協同。我們將1萬多臺科學儀器向港澳開放,並與港澳一起建立了20多個聯合實驗室。同時加快推進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近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深圳、香港、廣州這一科技集群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二。
三是互聯互通取得了新進展。“硬聯通”,包括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成了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誌性工程;積極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基本形成了一小時的生活圈。粵港澳大灣區的機場吞吐能力和港口集裝箱的吞吐量,名列全球四大灣區之首。“軟聯通”,主要聚焦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現在已經有1萬多家港澳企業通過便利的途徑實現登記備案,有31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獲得了內地的註冊職業資格。
四是重大合作平臺取得了新成效。在橫琴工作的高端人才、緊缺人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前海的制度創新成果顯著,在全國複製推廣的案例達65項;南沙開發開放政策陸續出臺。三大平臺生機勃勃,發展前景無限。
接下來,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攜手港澳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努力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世界發展最好的灣區。

 

浏览次数:2007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