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粤澳合作 行业观察

【粵精彩粵有為】黃茵:擔當海內外中醫藥市場“聯絡人”

发布日期:2022-11-09 22:28

      立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協助內地藥企來澳門註冊、生產、銷售醫藥產品,是灣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公司(下稱“灣谷科技”)的業務方向,創始人黃茵和她的團隊還決心將中醫藥推廣到葡語國家,成為溝通內地與海外中醫藥市場的“聯絡人”。

      穗滬實踐經驗為創業鋪路
      往返澳門與橫琴,是黃茵的“日常”。從2018年在澳門創業,再到2019年在橫琴創立灣谷科技,黃茵搭建了一個“智慧醫療”平台,一方面與全澳超過1/4的診所達成了合作,為來自整個大灣區的患者提供線上預約就診服務;另一方面服務於想要來澳註冊、生產、銷售的內地的藥企。
      投身醫藥健康行業,是出身中醫藥世家的黃茵的第一選擇。在創業之前,黃茵曾在廣州一家醫藥進出口公司工作,“結合自家從事中醫藥生產,這份工作積累了對商貿行業的認識,可以補足(醫藥貿易)板塊的瞭解,對日後(創業)來講算是一個鋪墊。”黃茵稱。
      “在廣州工作之後,我去參加了一項‘澳門人才上海實踐計劃’,這是真正開啟了創業的想法。”黃茵表示,廣州的工作為她打下了從業的基礎,在上海讓她看得到,無論是醫療還是醫藥行業的前景很好,因此她希望可以把上海較為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帶回澳門。
      黃茵介紹,2018年成立的澳門公司,主要運營的是一個健康管理系統,隨著公司的發展,則從搭建預約診所平台,到如今成為一個商貿平台,她認為算是真正找到市場的痛點和切入點。“2016年前,對比內地發達的數字化服務,澳門不要說外賣平台,線上支付也無法完成,這是真正觸動我的點。”她指出,有見2018年前後互聯網的興起,一些醫院已經在逐漸完成預約系統,在這個基礎背景下,結合澳門的市場環境,因此制定了搭建預約診所平台這項策略。
      政策支持下決心入駐橫琴
      然而澳門近70萬人口的市場容量始終有限,黃茵希望將其澳門公司的這個模式,擴大到灣區之中。
      2019年時,橫琴相關招商部門來澳門召開的各種講座,為黃茵首先踏足橫琴下定了決心。政策的支持、創業初期提供的服務、人才的招募等,都令黃茵感到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作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發展的“四新”產業之一,深合區給予了相當的重視,近日更出台了首個支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都令黃茵的信心更加鑒定。
      “我們在橫琴這邊接觸內地的客戶會更便利也更多,在醫療方面,承接了內地醫院的業務;在醫藥方面,承接了有意願在澳門註冊、生產、銷售以及出口的內地‘B端’的藥企的服務。”黃茵續稱。
      如黃茵所言,通過灣谷科技“智慧醫療”的平台,澳門的患者可以預約內地的醫院就診;在內地的患者也可以遠程享受澳門的醫療服務,為兩地患者獲得更多治療機會提供了便利。
      內地藥品在澳註冊具優勢
      同時,黃茵還在推動內地的中醫藥產品進入澳門市場,乃至將更多優質藥品推廣出海。日前,灣谷科技已在和內地逾20個產品在洽談,並且正式收購了4個藥品。但因應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與《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均於今年1月1日才正式運作與生效,因此尚未有內地藥品在澳門註冊成功。
      “藥品註冊需要進行六個月的穩定性試驗,包括‘同名同方’、‘經典名方’、‘創新藥’等在澳門的臨床時間,雖然有一定規定,但一定優於內地,這是澳門市場的優勢。”黃茵指出。
      另外,在黃茵收購的其中一家澳門藥企中,有四個已經在澳門上市超過五年的口服類中成藥產品,但目前灣區僅允許在港澳註冊滿五年的外用藥可以試點銷售,因此她期待政策可以進一步放寬,未來有機會推動澳門更多品類的藥品到內地銷售,
      對於協助內地藥企開拓海外市場方面,黃茵遺憾表示,眼下暫緩了這項工作。“其實在2019年疫情前,已和葡萄牙、巴西的經銷商聯繫好了,灣谷科技和廣藥集團合作,協助他們一些產品出海銷往葡萄牙、巴西,但因為疫情暫時無法推進”。
      寄語澳青勇於跳出舒適圈
      黃茵除了是一位澳門與內地、海外醫療、醫療領域“聯絡人”,還是一名推動澳門中醫師在橫琴執業的“協助者”,在她的努力下,協助了60多名醫生到橫琴醫院執業。
      澳門目前也在致力培養中醫師,跨境執業也是中醫藥專業人才一個發展方向。就推動澳門人才“走出去”而言,黃茵希望深合區能夠加大招商力度,有助吸引更多優質人才、企業來到深合區發展,從而更加豐富區內生物醫藥大健康的產業生態,以及出台一個更具體、更全面、更貼切澳門青年、醫藥企業的政策,支持澳門青年、專業人士,共同開拓兩地的生物醫藥大健康事業,相信無論是澳門的診所還是藥房,都會很願意來橫琴落地。
      黃茵亦寄語有意進入深合區發展的澳門青年,首先一定要勇於走出“舒適圈”,嘗試更多新的、不同的事物;其次要提前做好相關資料的搜集,清楚橫琴有哪些行業、重點支持的發展方向,以及多參加一些創新創業比賽等,還可以多主動參加一些與相關的專業人士、企業的交流活動,更深入瞭解區內的政策與環境;再者就是要“堅持”,因為深合區還處於發展階段,需要大家共同獻力與堅持,一起打造好這個生態圈。
      “市場很大,未來是大家的,但要勇敢地跳出舒適圈,才能真正找到並擁抱灣區市場。”黃茵強調。

浏览次数:7309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尔珊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