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非遺交流活動在香港開幕+ 查看更多
以“傳承精神命脈 活化非遺文明”為主題的中華文化遺產和國際非遺交流系列活動23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開幕。現場陳設超過300件非遺文化精品,還特設科技非遺展區,通過VR(虛擬現實)和NFT(非同質化代幣)展現“動起來”的非遺文明。此次活動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指導,被列入“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交流重點項目”,得到香港中聯辦、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主辦方表示,希望能進一步推動中外非遺文化交流互鑑和保護傳承。
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表示,會充分發揮“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説好香港故事,加強在內地和海外推廣多元非遺項目,深化與世界各地民心相通。他指出,特區政府正在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促進香港不同文藝創意領域的發展與協作,完善產業生態圈建設,擴展與內地和海外的交流合作。
在開幕典禮上,福建南音、敦煌舞和粵劇摺子戲三個非遺項目進行現場表演。開幕活動總導演洪高慈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應該只是擺在博物館或展覽館裏等待公眾來觀賞,而是要讓非遺文化“活起來”,這次我嘗試在展覽館裏做一個現場展演,相信能產生更好地推廣效果。
作為此次活動最大亮點的非遺新科技特色展區,主辦方將中華傳統文化精品和VR等新技術相結合,給市民提供民間藝術的沉浸式體驗。在展區一角,記者看到很多觀眾手持“中華非遺文化十二生肖”NFT卡通形象合影留念。負責該項目技術開發工作的朱皓康表示告訴記者,這組限量發行的十二生肖NFT,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河南省淮陽的泥泥狗作為藍本,通過數碼藝術將文化和科技進行創新融合,讓流傳千百年的非遺文明和現代生活接軌,在數字空間促進非遺文化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