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辯論】經濟財政司:明年施政工作圍繞四主軸促復甦+ 查看更多
澳商綜合報道 經濟財政範疇明年施政將於加快經濟復甦、積極謀求發展、促進適度多元,以及全面推進深合區建設為主軸。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11月23日列席立法會就轄下施政方針引介時指出,改善民生更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預留及撥預算擴客源支援民生
李偉農稱,澳門今年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疫情衝擊,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全球經濟增長大幅放緩,“6·18”疫情使本地主要工商業活動一度靜止的嚴重影響,令各項經濟復甦的工作任務充滿挑戰。
李偉農透露,明年齊心合力促復甦將從五方面開展工作,包括推動“旅遊+”、加大公共投資、打造社區集“引流、體驗、打卡及消費”的綜合促進經濟模式、提升人資水平、持續支援民生。同時,將預留6.5億元用於擴客源所需機票及酒店折扣優惠,並撥出237億元預算,用於支持僱員、企業及居民惠商惠民措施。
據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統計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的申請情況顯示,目前共收到1,300多宗申請,涉及貸款20多億元,佔預算額度約1/3;至今已批準730總申請,涉及貸款金額約12元。
“在中央的支持下,明年澳門無論從面臨的外部環境,或是自身的內部動力,都會出現諸多利好因素。我們明年的工作將圍繞以下發展機遇及利好因素部署開展。”李偉農表示。
其中,國家制定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助力澳門攜手廣東參與灣區建設,使澳門發展空間全面擴展、制度優勢更為彰顯。中央政府出台了恢復內地居民赴澳電子簽註及“四省一市”旅行團簽註等政策,預計本澳旅客人氣將明顯回升,從而有效拉動社區經濟,令復甦工作取得實質進展。
規範博彩業挖掘非博元素潛力
在內部動力層面,政府將採取“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優化產業結構。
李偉農指出,今年在規範博彩業工作上,完成了《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法規修訂。明年新取得幸運博彩經營權的承批公司須開始兌現競投承諾,政府亦將結合本澳文化底蘊與旅遊資源,深入發掘非博彩元素的潛力。
“本澳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並已逐步轉型為以博彩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積極推動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的新格局。”李偉農稱,未來政府護根據澳門實際情況,制定綜合旅遊休閒業的發展方向,主導及協調與此相關的產業、產品的定位與機制,撬動市場力量,引導及協助企業發展業務,與業界共同做好吸引國際客源的旅遊項目,為創造更多惠及居民的創業、就業機會提供條件。
他表示,“旅遊+”跨界融合將持續推進,打造集觀光娛樂、文化體育、商務會展、醫療康養、科技體驗、盛事活動等豐富內涵於一體的多元城市,從而提升澳門整體旅遊吸引力及旅客消費水平,令本澳成為一個受到不同類別旅客喜愛,願意“逗留多日、再來多次”的綜合旅遊休閒目的地。
多位議員關注“旅遊+”延伸發展,包括聯動體育、教育、濱海等項目。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稱,本澳一直鼓勵船公司推出海上游活動,除海上旅客定期航班部分夜間活動,如煙花表演、無人機展演等活動,都有開出特定班次引客。當局亦有推出濱海旅遊資助計劃,希望調動社會推動濱海旅遊。海島遊方面則將於深合區深化“一程多站”。有關“旅遊+體育”,她稱,有數據顯示45%受訪旅客有興趣來澳參與和觀看體育賽事,除大賽車外,將繼續與體育部門合推盛事活動。同時,將繼續推進研學遊,並委託中國旅遊研究院做關於澳門發展研學旅遊市場諮詢研究,今年會完成相關報告。
著力金融業補弱提質豐富業態
在推動四大產業多元發展方面,李偉農指出,深合區與澳門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已逐步成型,把握機遇提升本地與深合區四大產業上的聯動效應,可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開拓新空間、創造新條件。
金融業態將逐步豐富。李偉農介紹,明年將率先配合包括債券市場、財富管理及跨境金融等方面優化金融軟硬基建,擬定《證券法》,優化《規範投資基金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之設立及運作》及推廣《信託法》等法律法規,並以建立多層次投融資證券業務為中長期發展目標。
同時聯動深合區探索金融對外開放先行先試,促進具資質的金融機構落戶,聚焦培育新金融業態,塑造後發優勢,提升現代金融業內涵,加強對“金融+”複合型人才的培育,逐步將澳門構建成具競爭力的國際金融服務平台。
未來將圍繞現代金融業著力補弱提質,聯同深合區形成發展合力,配合深合區金融“電子圍網”建設,推進金融服務互聯互通。把握機遇不斷提升金融業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貢獻,為澳門居民提供更多就業選擇及機會。
李偉農還透露,將有一個面對機構投資者的交易平台在澳成立。同時,金管局將進一步聯通業界、高校、專業認證及培訓機構推動金融人才培育,希望明年能提供3,000個培訓機會。
推科技創新澳門研發橫琴轉化
圍繞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李偉農稱,為承載澳門科創資源,可有效藉深合區擁有的產業基礎和空間,目前已陸續出台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等科創政策,將加快推動“澳門研發,橫琴轉化”。
李偉農表示,將匯集澳琴兩地基金、科企及高校等資源共建產學研聯盟,擴闊科研項目融資渠道,加快澳門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吸納更多有轉化潛力的項目在澳門落地。支持澳門科企參與佈局深合區集成電路、元宇宙產業鏈。
完善有利科企發展的政策環境。落實科技企業認證制度和支援措施,為認證科技企業提供更多配套支持,協同深合區同步出台更多針對性強、有競爭力的產業政策。
加快中醫藥領域產業人才集聚
“推進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則將加快中醫藥領域的產業和人才集聚,以及澳門中醫藥政策和技術研究,更好利用企業在深合區發展的便利措施,廣泛吸引產業領軍人才和藥企參與其中,促進澳門品牌中醫藥產業的提升。”李偉農指出。
他續稱,將以“粵澳協同”助力產業發展。按照深合區總體方案部署和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的實施,出台“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澳門設計”的管理制度,打響“澳門註冊+橫琴生產”品牌,鼓勵和協助企業在澳門申請中成藥註冊。
而就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方面,李偉農表示,將發揮中葡平台優勢,繼續開展以葡語國家為切入點的中醫藥產品國際註冊、貿易業務,幫助企業將優質產品和技術推廣至葡語國家。
加強會展活動與招商引資聯動
李偉農還指出,要培育會展商貿新業態發展模式。大力引進專業會展活動,爭取更多具影響力的行業項目、年會在澳門舉辦。以MIF為載體,組織投融資機構與澳門四大產業重點企業,以及本地中小微企進行專題配對洽談,結合產業特性和需求提供專業會展服務。加強會展活動與招商引資工作的聯動性,助力企業開拓商機。
整合資源加強宣傳,深化“澳門會展環境體驗之旅”,推廣在澳辦展辦會的優勢,以此吸引更多具潛力的會展組織者來澳。延長商務客商在澳的逗留時間,帶動更多商貿合作和旅客消費,擴大會展活動輻射效應,提升會展業態的經濟及就業貢獻。
發揮琴澳“一會展兩地”和跨境聯展便利簽證等優勢,整合兩地資源,形成協同效應,推動更多國際性、區域性會展項目落地。
據貿促局提供數據顯示,2020年1月到今年10月底,本澳總共舉辦會展活動逾千項,當中舉辦了5,800場商業配對,入場觀眾約300萬人次,貿促局累計組織1萬名會展客商,到多個社區進行旅遊消費。過去兩年會展客商人均消費分別是3,117元及4,876元,相較一般旅客高出53%。餘雨生表示,局方還將在吸引高端客群做好規劃、部署和對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