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數迎新“ 牛市 ”多國資產正加緊湧入國內 ETF+ 查看更多
近日,隨著防疫形勢不斷優化,地產托底政策頻出,加之強美元開始弱化,中國股市、人民幣匯率等紛紛迎來“漲潮期”。滬指近期全線高開高走,大漲1.76%站上3,200點。信託保險等大金融板塊、“中字頭”個股集體爆發,機場航運板塊強勢反彈。A股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北向資金最近淨買入59億元,近5日外資連續加倉累計超360億元。不僅如此,A股、港股連袂大漲,人民幣兌美元狂拉千點,離岸在岸雙雙破“7”,中國資產迎來全線飆漲。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華爾街投行、證券分析師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看好中國股市,外資也紛紛湧入中國,重點佈局ETF基金。國際大行摩根大通將中國股票的評級,從2021年1月以來的持股觀望上調至增持。同時,該行還將2023年底MSCI中國指數目標,從59點上調至70點,恆生指數目標從18,200點上調至21,200點。
“今年,一眾外資機構的匯率預測都對目前形勢的轉變始料未及,很多機構甚至把人民幣對美元的預測點位放到了7.5、7.8,但現在都開始進行調整”,某歐洲外資行外匯策略分析師表示。此外,高盛、花旗、美銀等多家機構的最新評論顯示,華爾街巨頭正在形成看多中國股市的共識。
中國資產正全線走強
日前中國滬指全線高開高走,大漲1.76%站上3,200點成為市場焦點。此外,港股也迎來大爆發,恆指收漲4.55%,國企指數收漲5.26%。地產、互聯網醫療、科技股集體沖高,金融股漲幅居前。匯市更是漲勢如虹,離岸、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先後收復7.00關口,為9月下旬以來首次。隨後繼續走強,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94,日內漲超80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95關口,日內漲超一千點。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從11月28日開始升值,離岸人民幣僅用了5個交易日就從7.25附近收復“7”關口。
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HXC)成分股中,截至日前,B站漲超67%領跑,阿里巴巴漲37%,攜程漲近20%,百度漲約33%。電動汽車股也大漲,蔚來汽車漲近20%,理想汽車漲超25%。納斯達克100的成份股中,京東漲超31%,拼多多漲近40%。
比中概股漲得更瘋的是地產美元債,隨著11月證監會支持房企股權融資“三支箭”齊齊發射,地產美元債開始了一個月的暴漲。根據彭博社對中國美元高收益債券指數的統計,該指數平均月度回報為26%,截至上周五,碧桂園旗下債券在過去一個月回報達404%,遠洋集團緊隨其後,回報達275%。
外資也蠢蠢欲動,大量資金流入海外中國ETF。在過去幾周中,一些以中國市場為重點的ETF的看漲期權活動正在激增。規模73億美元的iSharesMSCI中國ETF在11月上漲了約32%,資金流入量約為5.67億美元。該基金追蹤衡量主要中國公司表現的MSCI中國指數。規模58億美元的KraneSharesCSI中國互聯網基金在過去一個月也上漲了48%,認購量升至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A股、港股、中概股、地產債、人民幣、中國ETF”,中國資產掀起了一場大反攻。
“買入中國”成國際共識
高盛、摩根大通、瑞銀等機構都對A股維持超配的觀點,目前更多機構加入了“買入中國”的陣營。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目前基本假設是,我們正站在一個將持續多個季度的盈利復甦、估值修復階段的起點,ROE(淨資產收益率)將出現改善。“目前,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等的收官,地緣政治局勢也將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階段,股權成本和股權風險溢價將逐漸下降。這應該都有利於投資者重新投資中國股市。消費板塊是經濟再開放的受益者,我們進一步增加對該板塊的敞口,並繼續建議增加對離岸中國股票的配置”。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日前對記者表示,不管是主動型投資者還是對沖型,此前中國股市的倉位都偏低,進一步降倉空間有限。同時,近期很多企業的回購量都處於高位(包括A股、港股、ADR),經歷長時間的大跌,不少企業認為估值已經非常低,正是非常好的回購機會。
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在近期發佈的報告中預測,從現在到2023年底,MSCI中國指數有10%的上漲潛力,2023年底的每股收益普遍增長14%,這將使該指數回到2022年8月左右的水平。她也對記者表示,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就2023年可能的財政和貨幣協調提出建議。
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Hartnett在發佈2023年首選推薦交易時提到了做多中國股票。美銀的策略團隊認為,由於居民擁有超額儲蓄,中國放寬防疫後,國內股票勢將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