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快訊|穗推新消費幫扶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查看更多
穗推新消費幫扶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廣州市實施“廣州光彩大篷車”消費幫扶項目,圍繞市內鄉村地區及11個對口幫扶地區的優勢農業產業,推動東西部協作和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一是整合統戰資源突出“參與度”。一方面聯合廣州駐當地幫扶工作組和當地統戰部、工商聯等部門共同舉辦“光彩大篷車”農產品遴選活動,首期從幫扶地1,000多家企業中遴選出優特農產品超過500種,動態建立項目產品庫,以滿足廣州龐大的消費需求。
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全市民營企業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為幫扶地區優勢農產品提供生產標準、技術支持、包裝設計、管理諮詢等現代農業生產性服務,增加對口幫扶農產品附加值;二是組建產銷聯盟提升“互動性”。項目充分考慮農產品加工、分揀、儲存、運輸和烹飪等方面差異性較大的客觀因素,以單品為指引,建立若干個具備幫扶地區特色的產品產銷聯盟,以品牌商為龍頭,生
產商、配送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按照商業規則和利益機制參與。
通過產業鏈內部規則明確各環節主體的權責利,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產業促振興的幫扶模式,形成產、供、銷一體化運營體系;三是創新行銷模式提高“佔有率”。項目建立產銷兩地通道,打破消費者購買障礙,發揮互聯網營銷和集中倉配的優勢,搭建項目直播專區,綜合運用線下、線上多種渠道推動幫扶地區農產品走進大型民營企業、企事業單位、社區樓盤、景區酒店、商業廣場等場所,產品“送到家門口”,提高幫扶地區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據悉,兩年來,項目先後結合“端午節”、“中秋節”開展2場消費幫扶項目推介會暨廣州民營企業消費幫扶季活動,累計40多家廣州愛心民營企業現場認購對口幫扶地區農特產品近3,300萬元(人民幣,下同),開展系列巡展活動銷售幫扶地區農產品超過800萬元。
前海出台《管理局辦法》授權擴大職責許可權
日前,《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局辦法》)在深圳市司法局官網發佈。《管理局辦法》進一步優化前海管理局職責許可權和工作機制,推進在前海合作區形成行政區和經濟區適度分離、優勢疊加、邊界清晰、權責對等的管理體制。
為適應前海擴區需要,《管理局辦法》明確前海管理局在大前海的職責許可權,一是明確前海管理局管轄區域範圍從原前海合作區15平方公里擴展為120平方公里。前海合作區海域工作範圍約600平方公里;二是以政府規章形式概括授權,實現自貿區和原合作區行政職權覆蓋到大前海;三是充實擴區後前海合作區的重點產業類型,在原有金融、商貿物流、科技服務、專業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四是做好大前海的政務服務工作,支持大前海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為方便企業與群眾辦事,前海管理局可以在前海合作區內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分站,打造一小時服務圈。
在前海合作區規劃建設方面,《管理局辦法》明確前海管理局代表市政府負責前海合作區的土地監督、管理和開發,包括土地儲備、土地整備和城市更新、土地供應、批後監管等各方面事務。明確前海管理局可以創新公共住房籌集建設及申請配租機制。在公共服務和行政管理方面,鼓勵香港機構參與前海合作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設施運營,搭建粵港澳專業人士職業共同體發展平台。在人事管理體制方面,明確前海管理局可以從港澳和外籍人士中選聘工作人員。還新增了前海與香港、前海與轄區政府的人員交流任職和互派幹部掛職機制。
在財政管理體制方面,《管理局辦法》授權前海管理局具有一級財政管理權限,管理前海合作區金庫,組織實施地方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統籌調度前海合作區財政資金,並依法接受監督;市政府運用多元手段為前海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穩定可預期的財力保障;前海合作區財政根據市政府規定的前海合作區財政體制和前海合作區權責分工清單,承擔相應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