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新聞快訊

這場財經論壇匯聚海內外專家探灣區製造業升級創新發展

发布日期:2022-12-15 09:14

      澳商訊 12月14日,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2年會暨廣東民營企業百強峰會隆重開幕。本屆論壇主題定位為“高質量發展創新局”,設置廣東民營企業百強專場、經濟學家專場、產業與資本專場和全球交易所專場等四大專場,同期舉辦中國基金業年會、中國上市公司年會、2022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發展論壇等三場平行論壇。
      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軍在致辭中指出,大企業特別是百強企業,在辦好自身企業的同時,要爭做新時代創新發展的引領者、鄉村振興的參與者、生態環境的守衛者、慈善事業的先行者,回報社會、回報國家,積極帶領中小企業共同發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前進,為推動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天陽在致辭時表示,在各界同仁的鼎力支持下,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已經成為立足灣區,面向國際的高端平台,未來將進一步彙集全球智慧,聚合高端業界精英,樹立專業的財經論壇新標杆,向全世界傳遞中國的財經聲音,展現廣闊的國際視野,貢獻獨到的洞察遠見。

      共識:以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剛剛閉幕的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廣東要突出製造業當家,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基於此背景,年會主論壇設置了廣東民營企業百強專場、經濟學家專場、產業與資本專場和全球交易所專場多個環節。與會代表就中國資本市場守正與發展、合力打造經濟發展新的增長引擎、中國上市公司科技驅動換道引領,中國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等核心話題展開探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主題演講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產業、金融都比較發達,而且互相之間相互促進,正在深度融合,基於此,進一步的推動創新要素跨境、便捷、高效流動,加快區域市場一體化的建設就勢在必行。
      “大灣區應該積極發展科創金融,發展跨境金融服務,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強化科技創新輻射的帶動作用,促進大灣區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肖鋼指出。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指出,當務之急是讓經濟增長回到正常軌道,建議明年政府提出不低於5%的增長目標,力爭今明兩年平均增速達到5%左右。要抓好兩個關鍵少數,一個是企業家,一個是地方主要負責人,並且讓這兩台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轉得更快一些。
      倫交所首席執行官 Julia Hoggett發表“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倫敦與大灣區同行”主旨演講中,其強調了資本要素在大灣區推動包括6G、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機器人科學、生物技術和ESG等尖端領域的發展和標準制定中起到的作用。她認為,交易所必須從中推動開發更為明晰的基準與可交易的產品,保障資本有效地注入未來的產業領導者中。
      深交所副總經理唐瑞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一批前沿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正處於集中爆發的關鍵時期,全球在高科技領域的博弈進一步加劇,增加了我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趕超的緊迫性。誰能把握住這段時期形成突破,誰就能夠依靠’先發優勢’搶佔未來全球產業的制高點。”

      共創: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以廣東民營企業為代表的大灣區中堅力量,充分發揮了科技第一生產力與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作用。
在全球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正在走深走實的背景下,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孫年瑞特別指出,上市公司將深度共享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機遇。目前,“一帶一路”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貨物貿易總額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同樣居於世界前列。因此,孫念瑞認為,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下,上市公司必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生力軍。
      滙豐中國副行長、粵港澳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也指出,作為中國供應鏈企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大灣區聚集了80% 供應鏈企業。研究顯示,企業的碳足跡80%來自其供應鏈。在此背景下,大灣區率先探索綠色和可持續供應鏈,利用數位化技術助力減碳,這也將帶動中國整體產業鏈低碳轉型。為推動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金融機構可為低碳轉型和綠色產業的發展引入金融“活水”。
      綠色發展與科技創新亦是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議題。在本屆南方財經國際論壇活動中,包括明陽智能、多氟多、航太彩虹、振華重工、光峰科技、山石網科等10餘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和央企相關負責人均將發展中心錨定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
      金融機構亦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廣州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冷冰指出,廣期所將立足於“三個服務”,即服務綠色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著力打造創新型、市場化、國際化期貨交易所,助力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實體為本製造業當家
      本次年會上,廣東省工商聯主席陳志列在論壇上發佈了“2022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2022廣東省製造業民營企業100強”“2022廣東省服務業民營企業50強”三個榜單及《廣東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報告(2020-2021)》。
      廣東是製造業強省,也是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沿陣地。王瑞軍表示,廣東民營企業為代表的製造業中堅力量如何依靠創新及資本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如何通過深層次改革、明確新的戰略定位、健全基礎制度建設,實現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新的啟航機遇,並在資本、科技、產業循環中,形成更為有效的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能與機制值得深入探討。
      本屆南財國際論壇年會,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智庫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包括在中國上市公司年會現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ESG資訊披露與評級表現分析報告》、2022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發展論壇現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高成長百企走訪調研與數據分析報告(2022)》,為市場觀察和解讀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成果提供了數量化的視角,對粵港澳大灣區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賦能。
      會上,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研究開發部總監助理胡威介紹了中證南財粵港澳大灣區系列指數,系列指數是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建設的需求,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中證指數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等共同開發。
      據悉,該指數亦是旨在引導更多金融機構投資人關注和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金融機構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製造業企業提供一攬子業績比較基準和證券投資工具。

浏览次数:4568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尔珊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