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澳珠焦点 社團熱議

專家倡港深辦世博擴灣區影響力

发布日期:2022-12-15 16:01

據港媒報道,近日,有專家建言香港與深圳聯合申辦“2035年世界博覽會”,受到了各方支持和期待。12年前,上海為世界帶來了一場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其深遠影響跨越時空。提到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人都難忘老市長汪道涵那句名言:“世博會與廣交會不同,廣交會是戰術性的,管一年;世博會是戰略性的,管50年。”汪道涵正是上海申博的首倡者。

 

現任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是上海申博、籌博、辦博全程參與者,在接受港媒記者專訪時,他結合上海申博的經歷及實踐提出,港深聯合申博、辦博,如果客觀條件全部具備並成為現實,這將會是我國的又一個重要創舉。不僅能讓“一國兩制”充分展示,對於大灣區乃至中國的發展,亦將帶來長期的推動。

 

辦世博促進城市快速發展

曾經得到汪老許多教誨的周漢民告訴記者,上海的申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1984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發起人堺屋太一、日本專家小林實曾先後拜會時任上海市長汪道涵,提議上海申辦“世界萬國博覽會”(即世博會)。他們認為,這將給城市發展和國際影響力提升帶來重要作用。該建議得到汪道涵的高度重視,汪老認為,世博會可以成為浦東開發的助推器。當時上海的各方面條件尚不具備,但汪老決定開始組織力量研究世博會的歷史發展,以及對一些重要的國家及城市舉辦前後作比較研究。

 

汪老曾三次訪問日本,並對世博會對該國經濟的作用做過專門考察。1970年至1985年的15年間,日本先後舉辦了三次世博會,其中1970年大阪世博會盈利1.5億美元。加上1968年東京奧運會,這兩大國際活動的舉辦加快了東京和大阪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幹線、高速公路等都是在60年代建設的。1961至1970年10年間,日本經濟年均增長11.6%,帶動整個關西地區的經濟,這無疑對發展中的上海以極大啟示。

 

正是汪老的倡議和上海市領導堅持不懈的推進,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正式申辦上海世博會。2001年5月2日,上海向國際展覽局遞交註冊申請。2002年12月3日,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展覽局第132次成員國代表大會上,上海贏得了201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今年正好是20年。

 

帶動城市更新及舊區改造

正如前輩們所期待那樣,上海依託舉辦世博會,掀起以世博園區為中心,新一輪城市更新改造。周漢民介紹,關於世博會選址,曾有很多建議,最後確定在浦江兩岸共同舉辦,規劃面積為5.28平方公里,跨越浦江兩岸,位於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其中六成佔地在浦東。他說,選址首要考慮,上海的世博會與母親河黃浦江密不可分,因此選擇了跨江辦博。這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另外,這區交通相對便利,有利出行。

當時,這個選擇也帶來非常巨大的挑戰。因那裡居住著18,000戶居民,還有274家工廠,包括江南造船廠。世博園區周邊原本有大片的舊城區,很多居民幾代都居住磚木結構,沒有獨立的衛生和廚房設施,一到颱風季節面臨屋漏和積水等多重困難。周漢民說,世博園區建設,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居住環境,這一帶黃浦江兩岸的規劃佈局得以重新調整。

 

當世博會閉幕後該區又發揮起新功能,園區內不少建築和場館被保留。周邊還啟動了新一輪開發。如今的世博園,浦東區已經建成央企總部基地。如現在大家已熟知前灘地區,不僅集中了諸多網紅新地標,正朝著建設又一個陸家嘴的宏偉目標前進。世博會園區周邊,還新建了多處公園、濕地公園、世博文化公園,成為市民爭相“打卡”的新熱點。上海世博會正印證了20年前上海申博成功那一夜,時任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寫下的一句話:“今天,誕生了一個偉大的希望”。

 

籌辦世博是極大機遇挑戰

贏得世博會主辦權,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周漢民介紹,八年的籌辦過程,除了籌建世博局等專門的辦事機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註冊報告》的審查和通過。《註冊報告》編寫從2004年初開始,2005年4月11萬字的英法文初稿提交後,國際展覽局一下回饋了108個問題,為此,周漢民帶領團隊日以繼夜奮戰。最終,在各方精誠努力下,2005年12月,中國成為首個一次通過《註冊報告》的國家,這也為中國爭取了更多時間。

 

無論是申博還是辦博,周漢民體會最深是,沒有國家的強力支持,就不會有巨大的成功。中國決定申博後,國家成立申辦委員會,中央幾十個部委辦全力支持上海。在場館建設上,國家各部委也都積極投入,號召許多世界知名企業建起了精彩紛呈的企業館,帶動了外國企業館的建設。永遠不能忘記的是,“因為是國家行為,我們國家領導人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表達對世博會堅定的支援,我們中國駐海外所有使領館將推介上海世博作為國家責任全力以赴”。正是國家的信任和支持,“上海申博”才有底氣,辦會才能取得圓滿成功。

浏览次数:9161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