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吹動“ 暖經濟 ” 國內羽絨服產業進入“高端化”發展+ 查看更多
最近,令劉子業感受最深的,除了日漸寒冷的天氣,還有愈發昂貴的羽絨服。劉子業前兩天在南京新街口一家國產羽絨服品牌店看到,傳統主流的中長款羽絨服價格基本在千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在靠近櫃檯的一款純色系中長款羽絨服,領口掛著促銷的標籤,價格為1,300多元。店內顯眼的位置還展示著各種明星同款、聯名款等,價格基本在2,000元以上。
“今年羽絨服怎麼這麼貴啊!”他心想,既然線下專賣店的羽絨服如此昂貴,不如在網上找一下。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即便在沒有實體店房租和水電壓力的網店裡,羽絨服的價格也絕對算不上“親民”。他無奈地歎了口氣說:“之前買的羽絨服已經穿了好幾年了,不太暖和了,趁降溫前趕緊來看看”。在翻遍了網店之後,劉子業最終選擇了一款可拆卸羽絨內膽的衝鋒衣外套,“客服給我介紹這是戶外款,布料防水防風,應該能穿好久了。花了近3,000元錢。這真的是我買的最貴的羽絨服了”。
中國是羽絨大國。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2014年至2020年,中國羽絨服平均單價從452.6元漲到656元;大型防寒服的成交價突破1,000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佔比已經接近70%。另據中國服裝協會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約為1,562億元。
對此,吳川市羽絨行業協會會長陳文堅表示,中國羽絨服產業已正式進入高端服裝個行列。寒冬時節,人們擁緊的羽絨服正在成為市場追捧的“新藍海”。
羽絨服市場迎來爆發期
最近寒冬將至,“羽絨服”這一市場單品也成為備受關注的剛需單品。電商數據顯示,最近每天大約有1億件羽絨服被線上流覽。2021年冬天,“萬元羽絨服”一度成為熱門話題,除了國外高端品牌湧入,國內羽絨服品牌增長速度驚人。
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年的報告指出,比起歐美國家30%至70%的羽絨服普及率,目前中國羽絨服的普及率僅在10%左右,尚有很大發展空間。根據中國服裝協會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約為1,562億元,2016年到2021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73%。《2020年中國羽絨服市場分析報告》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羽絨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622億元。
該市場中,前有2009年進入的法國品牌Moncler,後有2018年進軍中國市場的“加拿大鵝”,國際高端羽絨服的湧入,不僅扭轉了中國消費者對羽絨服的認知,還帶動了市場發展,帶動中國羽絨服行業發生巨大的變化。曾有行業人士表示,中國羽絨服市場中,萬元價格的頭部市場基本屬於國外品牌,1,000元以下的市場,被“鴨鴨”、“雪中飛”等平價羽絨服覆蓋。1,000元至5,000元的第二梯隊,則屬於“藍海市場”,國內參與者寥寥。
然而,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崛起,這一局面正在發生著一些變化。曾經被人們認為的“藍海市場”正在迎來一個新的爆發期。在華創證券2020年發佈的《羽絨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中,按照品牌定價區間劃分,中國羽絨服市場目前呈現出“兩超一強多頭”的格局,即國際品牌Moncler和“加拿大鵝”主推萬元左右高端產品,佔居高端價格帶;波司登主流產品覆蓋2,000元上下全價格帶,龍頭地位穩固;四季類、運動類、國際快時尚等全品類服裝品牌產品分佈於500元至1,000元左右價格區間,主攻大眾消費市場。今年11月24日,波司登集團發佈2022/23財年中期業績報告,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的六個月內,收入同比增長14.1%至61.8億元,利潤增速連續5年快於收入增速。其中羽絨服業務在上半年的營收最高,佔整體營收的62.41%,比去年同期增長10.2%。
科技高品質引產業發展
在此背景下,單純的防風、保暖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產品設計、科技、功能、生產工藝都是如今消費者選購羽絨服的新關注點。去年至今,“加拿大鵝”等國際名牌頻曝品質問題,國產羽絨服卻在不斷優化升級。過去“中國羽絨服在技術研發與設計上都不如國外品牌“的狀況也早已扭轉,服裝鞋帽類產品技術含量也能不斷提升。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羽絨服相關企業6.2萬餘家,江蘇、浙江以及山東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1.1萬餘家、8,000餘家以及4,900餘家;從成立時間來看,成立於10年以上的企業佔比較高,達12.7%。
近兩年,國內羽絨服企業不斷發力材料應用、時尚設計和黑科技。天眼查數據顯示,羽絨服企業年新增專利數不斷增長,2021年共新增846項專利,2022年還沒結束,就已經新增了857項專利。一項名為“自清潔羽絨服”的專利摘要顯示,其屬於羽絨服技術領域,不僅能夠減少洗滌次數,還能延長羽絨服使用壽命。
此外,自今年4月1日起,羽絨服裝行業標準(GB/T14272—2021)正式實施(以下簡稱“新國標”)。其中最大亮點是羽絨填充物不再標注“含絨量”,而是統一標注“絨子含量”。今冬是羽絨服新國標落地後的第一個銷售季。有電商直播平台依據新國標出台了低質羽絨服專項治理的公告。有博主發視頻稱,幾十萬件貨砸手裡了。
新國標的出台對原材料端意味著什麼?陳文堅稱,原國標下,90絨可以指含絨量為90%,其絨子含量為81%以上。而新國標下,90絨指絨子含量85%以上。“從原料角度來說,絨子含量從81%提升到85%。有的廠商想要更好的品質,絨子含量還會用到90%,這個成本增加是很明顯的。”根據羽絨金網的數據,以今年12月1日報價為例,80%白鴨絨報價為每千克283.2元。90%白鴨絨報價為每千克340.20元,比80%白鴨絨貴了兩成。
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認為,標絨子含量能夠有效避免羽毛桿、碎片或碎絲以次充好。新國標能改善、解決羽絨服經常出現的鑽毛問題。因為鑽毛主要和裡襯品質及絨子含量相關,裡襯品質越好、含絨量越高越不容易鑽毛。新國標對絨子含量有了進一步的下限要求,對打散絨子的零散絨絲和羽絲比例要求更高。從原材料源頭開始規範有利於中國羽絨服行業健康有序的“成長”。
陳文堅表示,新國標出台後,原材料成本增加只是導致羽絨服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近年來,整個服裝產業都在往高品質路線上走,羽絨服行業也是如此。他說:“現在不少服裝企業都在做品牌升級,不論是價格定位還是經營策略,都向上提高了檔次,這也是羽絨服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行業已現彎道超車前景
當前中國羽絨服的普及率約9%左右,相比於歐美國家30%以上、日本70%左右的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Zinge創始人錢冰表示,目前國內羽絨服行業已經呈現出在南部地區也快速增長的趨勢,未來隨著低緯度地區羽絨服消費增長以及居民穿衣需求的改善,羽絨服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因此,羽絨服企業應明確品牌定位,緊跟時尚潮流,明確用戶的真正需求,設計出更多個性化的、年輕化的時尚與功能性為一體的產品。要知道好的產品才是硬道理。”錢冰說。除此之外,錢冰認為,對於商家而言,做好產品質檢,保證物價匹配才是重中之重,羽絨服產品的品質和款式依舊是中國消費群體最關心的兩大因素。“對於羽絨服企業來說,備貨與旺銷之間的平衡成了關鍵因素,不少企業都在提升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物流效率,低庫存甚至零庫存的柔性生產成為常態。同時由於氣候、季節變換等的不確定性原因,理性安排產品計劃是尤為必要的”錢冰說。
隨著羽絨服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內眾多羽絨服品牌也在迅速崛起。錢冰表示,如果想進一步縮短與國際羽絨服品牌的差距,上述三點是關鍵所在,現階段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正是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