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佳:發揮澳門中葡平台作用 促灣區對外金融服務貿易發展+ 查看更多
澳商訊 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銀行公會主席葉兆佳在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作主旨發言時,從金融角度分享了如何發揮澳門平台作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關觀點。

發揮優勢創設中葡金融服務平台
“推進灣區金融創新融合,尤其是琴澳金融合作的集聚深化,正迎來重大歷史機遇。”葉兆佳對此認為,澳門可以發揮作為灣區中心城市“雙循環”交匯點的獨特區位優勢,國際自由港資金匯兌自由等特點可以有效延伸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橫琴構建粵澳一體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體系,通過充分利用管理機制創新的引領作用,助推灣區和國內市場建設。
站在“外循環”的角度來看,葉兆傑稱,澳門金融業可以發揮澳門跨文化基礎,與葡語國家緊密聯繫的作用,以專業、高端融資產品為抓手,為葡語係“一帶一路”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進一步促進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澳門在中葡、中非“一帶一路”合作的“外循環”作用。“尤其是當前嚴峻複雜的國際競爭形式下,推動中葡金融服務平台,將有助澳門發揮發揮深合區的優勢特點,不斷提升大灣區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而從澳門金融服務的輻射優勢看,葉兆佳表示,澳門具有人才隊伍、產品服務、資金成本、接軌國際的優勢。澳門金融業隊伍具有語言精通、文化相通的專業業務經驗的葡語人才隊伍,可以因地制宜提供專業化服務;並且針對葡語國家擁有豐富的銀行產品,涉及融資、銀團、併購、結構化融資等領域,特別是近期針對葡語國家大宗商品客戶,澳門主流銀行專門推出了“辦結通”等業務往來產品,獲得了巴西最大企業的認可和使用;澳門金融業資金成本低,可以為中葡國家商貿往來的雙邊客戶,提供優質、高效、低價的融資服務,有效降低客戶融資成本。同時,澳門具有與國際金融市場對接的信用體系,金融機構按照國際化、市場化運作,金融監管符合國際標準,收到國際組織廣泛認可。
建深合區灣區對葡服貿交流機制
葉兆佳指出,澳門具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的平台優勢。作為獨立關稅區,澳門企業所得稅只有12%,是灣區中稅率最低的城市,商業運作準則和國際慣例接軌,投資營商環境簡便;同時,特區政府為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制定了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政策、可靠的聯繫貨幣制度、穩健的金融體系,都會為灣區和中葡服務貿易發揮平台作用;並且作為WTO正式成員,澳門已加入110多個國際組織,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係,與葡語國家語言相通、法制相似,且擁有眾多歸僑,國際關係廣泛,與東南亞、歐盟都有源遠流長的緊密合作關係。
“澳門作為連接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典範,長期以來憑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充分發揮對接葡語國家的窗口作用,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葉兆佳表示。
一是發揮澳門中葡平台的紐帶角色,爲橫琴粵澳深合區、粵港澳大灣區對葡服務貿易搭建溝通交流機制,爲進一步擴展澳門的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作用。一方面持續推動葡語國家更多地使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結算,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澳門銀行業與葡語國家已經建立起的區域金融合作網絡與優勢,深化打造中葡金融服務平台,支持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的金融産能合作。
二是發揮澳門平台跨境金融優勢,以資金融通助力澳門成爲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地區金融深度合作的橋梁。随着澳門銀行業金融輻射和服務能力的不斷提高,當前内地對葡語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授信餘額已超過190億澳門元,近年來還完成多起超10億美元的融資标杆性業務。
三是深度推進中葡項目人民币國際化發展,助力澳門成爲“一帶一路”基金大動脈的有機組成部分。中銀澳門作爲澳門地區唯一的人民币清算行,目前已經與17家葡語國家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基本覆蓋葡語系國家的資金清算網絡。受益于中葡在能源、礦産、農業等領域合作深化,今年首十個月,清算行涉及到葡語系國家的結算業務總額達到279億澳門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
四是豐富中葡金融服務平台内涵,設立中葡金融發展委員會,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與葡語系國家的經貿往來,爲推動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商業銀行充分利用各自在信息、人才、産品、渠道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合作。當前,委員會成員已積極營商葡語國家客戶,将資金投放澳門灣區,并協助多家國際銀行通過澳門銀行認購境内外利息債等。
葉兆佳續稱,澳門未來將以更廣泛的金融力量做好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的金融服務,穩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金融服務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