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引外資迎多重利好+ 查看更多
國家商務部近日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對媒體表示,今年1至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折合1,780.8億美元,增長12.2%。有分析表示,明年中國將續推高水平對外開放,釋放多重利好,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增強外資在華經營的長期信心。
投資中國前景看好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3年吸收利用外資工作時明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業內專家認為,這一表述既考慮到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又與中國目前吸收外資所面臨的形勢有關。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分析,中國此時部署明年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利用外資一直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只有3.2%,明年或下降到2.7%,歐美經濟增速會更加低迷。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需要在全球尋找好的投資機會,而隨著經濟持續恢復,中國市場將帶給全球投資者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更大力度吸引外資,意在更好地發揮外資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上的獨特作用。同時,也通過為外資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讓其深度參與到中國經濟大循環中,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合作作出相應貢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助於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中國消費升級需要,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對於中國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四方面穩外資路徑
在明確加大引資力度的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系列具體舉措,包括“要擴大市場准入”、“要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動外資標誌性項目落地建設”等。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下稱: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外資企業普遍關心自身在中國雙循環、自主創新戰略中的作用,這也決定其在華經營的長期信心。這次會議對吸引和利用外資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主要有擴准入、優環境、強服務、抓重點四個方面內容。
其中,對於外資企業關注度較高的市場准入方面,會議明確,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在外商投資意願非常強的領域加快開放,既能滿足投資者需求,又有助於吸收外資穩增長,服務業就屬於這樣的領域。”趙萍指出,目前中國製造業已經基本開放,但服務業領域開放程度還有一定提升空間,預計今後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將進一步開放,服務貿易也將加速發展。
在營商環境方面,隆國強認為,紮實做好吸引和利用外資工作,首先是要牢牢抓住改善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深化國內相關領域的改革。強服務方面,會議提出,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動外資標誌性項目落地建設等舉措。
抓重點方面,上述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加大對重點國別和製造業等引資力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在張威看來,中國近些年一直在穩步擴大市場開放,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更多具體安排。“這些舉措既明確了當前吸收外資工作的重點,也有助於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將進一步增強外資企業在華長期發展的信心。”
重點佈局高新產業
業內專家指出,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路徑將為中國明年更好地吸收利用外資提供有力保障。張威分析,從2023年的形勢來看,隨著中國經濟整體好轉,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將進一步釋放。同時,中國制度型開放的逐步推進,中國對外資管理的逐步優化等,都將為外資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多重利好之下,預計明年外商投資將延續良好態勢,有望實現穩存量、擴增量、提品質。”張威說,其中,高科技製造業、高端服務業等領域將繼續成為外資佈局重點。
隆國強指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讓各國投資者更好地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同時也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