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界積極準備 迎與內地實施首階段通關+ 查看更多
通關初期會為往返兩地的旅客預設配額
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1日在社交網站撰文表示,特區政府努力爭取最早在1月8日實施與內地首階段通關,除了現時已經開放的口岸外,部分已關閉多時的口岸將會恢復運作。他又指通關初期會為往返兩地的旅客預設配額。
陳國基表示,由他帶領的“通關事務協調組”正分秒必爭地擬訂穩妥方案以達致逐步、有序、全面通關,當局同時與中央、粵深政府相關單位密切聯繫。
他指出,通關初期,當局會為往返內地和香港的旅客預設合適的人數安排,並逐步增加往返內地和香港的海陸空交通班次等,以符合實質需要。視乎首階段通關的運作情況,政府將進一步擴展通關規模,最終達致全面通關。
港媒消息指,相關人數安排只針對陸路口岸,高鐵、飛機、船、金巴等則不設人數限額,而是靠相關機構因應其運力,決定班次數目。消息稱,特區政府已向中央提交通關方案,正待中央審批,料很快有定案。
業內人士解釋,各陸路口岸,包括羅湖、深圳灣、福田,在初期通關時,必須有人數上的限額,否則肯定會有大批人湧至,令配套無法負荷;反而,高鐵、飛機、船、金巴等,可通過航班和班次數目等,因應其運力,調節人數,總人數容易掌握,不易出問題。
陳國基另外指出,為減低疫情交叉感染的風險,政府建議香港市民到內地和內地旅客到香港,都必須事先接受核酸測試,確保陰性才可過關。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昨(2)日在電臺節目中表示,通關初期應該讓有緊急需要的市民優先前往內地;其後再將配額給予商界,期望每日可以有5000至6000個名額。而且,初期配額越多越好,希望有3萬至5萬個,下一步再增至5萬或10萬個。
立法會議員黃國期望,初期最少應有3萬個名額,並以市民較熟悉的健康驛站為藍本,方便市民申請。首階段運作暢順後,可以短期內加大名額。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稱,通關初期每日配額料有3萬至5萬個,相信到農曆年可以有大約50萬至60萬人返到內地,基本能滿足本港社會需求。
高鐵8日起可複運 分三階段通車
從今(3)日起,香港高鐵列車將試運行,讓車長在正式通關前熟悉相關運作,有不少職員昨早已到西九龍站檢查設備。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於電臺節目表示,因兩地人流往來受阻,被調往不同線路工作的港鐵各過境口岸職員已返回原有崗位報到。他們需測試車站設備,包括票務機等,列車長亦會獲安排試車。他說,硬體方面已為通關準備就緒,惟人手短缺問題陸續浮現,已將問題向港鐵反映。
田北辰透露,最快今日起重新發售車票,高鐵本月8日起就可複運。首階段通車將涵蓋廣深港等短途範圍;第二階段以中距離路線為主,包括連接長沙、廈門及武漢等地;第三階段為長途線,連接北京及上海等大城市。
專家:通關不會增加疫情風險
昨(2)日,港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就兩地通關後的疫情風險表示,根據推算,本港社區每日有15萬至2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疫情在本港已經風土化,相信通關不會令本港醫療系統風險增加。他表示,如果來往兩地旅客持有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雙方有好處。相信通關後,本港核酸檢測標準會與內地看齊,包括界定Ct值達多少屬於確診,內地來港旅客也應有疫苗接種要求。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於電臺節目指,內地目前流行的Omicron亞型病毒,包括BF.7和BA.5.2,在本港並非新病毒,因此市民對通關毋須過分擔心。他指,有憂慮的市民可以頻密做快速測試,部分成年人確診後對疫情有所鬆懈,若家中有高危群組包括長者和小童,就要儘快接種加強劑疫苗。
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亦表示,若內地無發現新的變異病毒株,相信通關不會對本港構成太大風險,預料港人在通關後會到內地探親或過年,人流增加下,內地疫情可能在農曆新年後達至高峰。
潘烈文稱,根據內地公開的數據,現時在內地流行的病毒株與世界其他地方的情況相差不遠,只是占比有所不同,他認為,除非篩選所有旅客,否則只針對個別國家的旅客施加檢測限制,成效不高。
多國收緊香港旅客檢疫要求
以韓國為例,近日韓國收緊對來自港澳旅客的入境措施,本週六(7日)開始,所有來自香港和澳門的旅客,上機前要提交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早前,韓國當局已要求週四(5日)開始,中國旅客登機時提交核酸或快測陰性證明,並會暫停簽發赴韓短期簽證直至本月底;中國往韓客機只能使用仁川國際機場。
陳國基今(3)日在社交專頁表示,留意到一些國家包括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韓國和美國,要求來自香港的旅客登機前提供新冠檢測陰性證明,特區政府認為,有關措施既無需要亦不合適,昨日已去信相關國家的駐港總領事表達關注,並闡述本港最新防疫安排,好讓相關國家更好掌握實況並重新檢視措施。
陳國基指,新冠疫情已歷時三年,特區政府感謝社會各界的努力與配合,讓香港得以在複常之路穩步前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放寬社交距離、入境防疫等措施的管控,不少市民和各地旅客對香港社會動起來、活起來,均表示熱切歡迎。隨著本地第二、第三針的疫苗接種率已達到高水準,社會已建立較為廣泛和整體的防疫屏障。上月底已取消絕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取消“疫苗通行證”,對來自海外在內的抵港人士,取消所有入境強制核酸檢測,在複常之路上,踏出重要的一大步。
他重申,特區政府會貫徹科學為本、精準抗疫、風險可控、便民利民的精神應對疫情,致力推進跨境人員順暢往來,希望相關國家重新考慮,撤銷有關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