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聚焦防疫

中國本土已發現16例XBB病例 謹慎分辨謠言

发布日期:2023-01-04 19:09

XBB“免疫逃逸”能力極高

海外網1月1日消息,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等美媒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奧密克戎新變種XBB.1.5在美國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確診病例感染了這種新變種,高於前一個星期的20%。

科學家們表示,由於具有極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經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為美國的頭號流行毒株。

全球共用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數據稱,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其在美國已蔓延至43個州。感染XBB亞型毒株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頭痛、喉嚨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勞和發燒等。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專家Michael Osterholm博士最近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全球目前面臨的最糟糕的變種可能就是XBB。”


中國本土已發現16例XBB病例
今(4)日,中國疾控發佈,截至2023年1月2日,XBB.1.5已在全球至少25個國家和地區監測發現。

2022年10月-12月,我國通過基因組測序已經發現輸入XBB病例199例,包括9個亞分支,其中4例為XBB.1.5輸入病例。10月-12月共報告發現本土XBB病例16例,全部為XBB.1進化分支,主要集中在10-11月份,12月份僅為1例,暫未監測到XBB.1.5本土病例。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的亞分支BA.5.2和BF.7為絕對優勢毒株。


主攻心腦血管和拉肚子?未經證實

2022年12月30日,浙江一線民的一條提醒親朋好友的朋友圈竟被人截圖後廣泛傳播,讓蒙脫石散一夜脫銷,並登上新年伊始的熱搜。眼見事態愈演愈烈,該線民隨後在朋友圈再度發文,表示文字內容都是自己的個人理解和猜測。
“朋友圈的所有內容都是我自己搜索所得,自己總結,但是主攻心腦血管和拉肚子事後忘記出處,所以我發了第二條朋友圈說明了。”2023年1月2日下午,無錫當地派出所的民警還是找上該線民,“下午就去做了筆錄,手機朋友圈的內容全部拍照留檔了。”民警表示,重點是XBB.1.5主攻心腦血管和拉肚子未經證實,屬於虛假消息,所以不要在朋友圈發佈。以後如果有各種建議請私聊親友,不要在朋友圈發。

XBB毒株是否會導致腹瀉?廣東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廖山嬰表示,新冠感染的症狀以呼吸道症狀為主,有一部分患者也會有消化道症狀,但不同臨床觀察報導的發生率有所不同,大約有10%的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狀。新冠感染如發生腹瀉,原因有多種。新冠病毒本身就會感染胃腸道黏膜,導致病毒性腸炎,從而發生腹瀉。

專家表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確實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通常1~3天可以自行緩解,也沒有發現XBB1.5更容易侵犯心腦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治療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可以適當準備,但沒必要大量囤積。

 

諾氟沙星未成年人禁用
朋友圈截圖瘋傳後,網路上“應對XBB,大家要囤點蒙脫石散、整腸生、諾氟沙星”相關內容激增,不少相關藥物一度脫銷。“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諾氟沙星”亦一度沖上熱搜,引起全民關注。

諾氟沙星,是廣譜抗生素的一種,人們服用後可阻礙人體消化道內致病菌DNA旋轉酶的作用,阻礙細菌DNA的複製,從而對細菌產生抑制作用。常用於細菌引起的腹瀉,如腸炎、痢疾類病症,對病毒引起的腹瀉是無效的。

因為在急性腹瀉中,多因病毒感染所導致,所以在出現腹瀉症狀時,一定要查明病因再服用相應的藥物,切勿亂服此藥。需要注意的是,諾氟沙星可阻礙骨骼的成長與發育,所以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諾氟沙星。


XBB會否致二次感染?
對此,專家表示,XBB傳播速度可能更快,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造成的病毒傳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

如果遇到這幾種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決於兩方面:

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與BA.5和BF.7有多少重疊,如果病毒一直變異,交叉保護作用降低,則可能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則是看人自身抗體水準。
 

陽康後再次感染XBB幾率低
國家傳染病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如果感染過BA.5.2或BF.7等奧密克戎變異株,短期內再次感染XBB的幾率非常低。

但不可否認的是,新毒株流行或縮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因此,在歐美國家,一些免疫力較差的人可能一年內感染多次。

我們應採取怎樣的應對策略?專家表示,疫苗接種仍是重要手段。雖然疫苗接種建立的免疫屏障雖然不能有效預防新毒株的再感染,但對於預防重症和死亡仍有不錯的保護作用。
 

浏览次数:2002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