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社團熱議

葉農:構建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的“大灣區模式”

发布日期:2023-01-10 16:28

       當老傳統遇到新觀念,當古建築邂逅新技術,如何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將歷史文脈和文化根基繼續傳承下去,如何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前提下打好文旅融合牌,這是省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之一。2023年廣東省兩會前夕,省政協委員、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院長葉農圍繞“粵港澳三地加強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合作”建言獻策。

  在葉農看來,悠久燦爛的文化傳承、獨特的自然地理,為廣東留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特別是近年來,粵港澳三地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文化名片,培育嶺南戲曲、嶺南美術、廣東音樂等特色品牌,創新展示展演“盤活”館藏文物,推動了嶺南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因此,三地應加強合作,在歷史文化傳承保護方面,引領潮流,再創輝煌。

  “粵港澳三地雖然地理上相互毗鄰,在文化上同根同源,有共同的歷史脈絡與文化體系,但三地對歷史文化傳承保護使用的方法不同,標準也不一樣。”葉農指出,國家高度重視對歷史文化傳承保護,但各地在實施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對此,他建議,要提高認識,將歷史文化傳承保護,作為在港澳地區堅持完善“一國兩制”和增強國家認同與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措施,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拓展粵港澳三地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合作領域,不斷提升合作層次,整體規劃粵港澳地區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工作,將港澳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起來,共同構建粵港澳三地歷史文化圈,形成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的“大灣區模式”。

  “還可以聯合進行歷史文化普查、認定工作,共同制訂涉及三地的地方標準,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相關工藝流程的認定等等”。葉農在採訪中指出,三地可以依託各自的優勢,開展系列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基礎性工作,研究制定諸如粵港澳古建築保護與活化的統一標準、嶺南文化統一課程標準等系列地方標準,並在粵港澳三地實施與執行,將文化“同根同源”體現在實處,將“人文灣區”建設落到實處。

浏览次数:2160
文章来源:
作者:wyx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