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遊元旦供需兩旺市場加速回暖+ 查看更多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日前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全國旅遊市場逐步回暖,旅遊供需同時發力,遊客出遊熱情穩步攀升。隨著《防疫新十條》剛剛發佈,適逢元旦、農曆新年等假期,各地旅遊業進一步加快疫情後復工復產,著力提振旅遊市場消費信心和活力。
旅業復甦態勢明顯
從數據就能直觀看到旅遊業回暖態勢。元旦假期當天,黃山風景區天氣晴朗,全天共接待遊客10,873人,與2022年元旦當天相比,增幅57.88%。清晨,登山遊客在海拔1,600多米的“國寶”迎客松前共同迎接新年的第一縷曙光。同時,獅子峰、始信峰、光明頂等日出觀賞地都聚集了不少遊客。
回暖跡象在迎來旅遊旺季的海南三亞也能直觀感受。美團平台上,元旦期間目的地為“三亞”的旅遊訂單月環比增長超百倍,周環比增長484%;相比傳統大型旅行團,小規模、價格適中的品質小團則更受歡迎。
據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數據顯示,元旦期間,全市重點監測18家景區,共接待遊客12.88萬人次,遠遠高出疫情期間接待量。其中,“天下第一泉”接待遊客2.98萬人次,千佛山景區接待遊客0.57萬人次、濟南融創文旅城景區接待遊客2.04萬人次,濟南方特主題樂園接待遊客0.98萬人次,均創下較好客流紀錄。
據旅遊在線平台“飛豬”的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旅遊預訂量於2022年12月倒數第二周迎來高峰,“元旦”、“跨年”相關產品搜索量環比增長超6倍,元旦出行的機票預訂量環比增長超3倍,海南、雲南、廣東等氣候溫暖目的地的旅遊相關產品預訂量翻倍增長。
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假期最熱門景區主題為冰雪旅遊、休閒娛樂、主題樂園、自然風光和海濱島嶼景區。近期,哈爾濱、長春等熱門冰雪旅遊目的地的搜索熱度持續
上漲。上海、江蘇、海南、北京、廣東等地用戶的周邊遊熱情更為旺盛。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從元旦的情況來看,儘管消費心理還趨於謹慎,但是對遠程旅遊目的地,甚至包括境外旅遊目的地的搜索量開始恢復,一些“囤旅遊”的年輕人開始多起來。“囤旅遊”是指提前在一個地方把酒店訂好,把航空公司的機票訂好,一旦可以出發,馬上“說走就走”。
出境旅遊熱度激增
去年1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提出優化中外人員往來管理,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等一系列利好跨境出行的政策,久違的出境遊終於回歸。
據多家旅遊線上平台監測數據顯示,消息發佈後,國際機票訂單量迅速增加。有平台海外簽證搜索量環比前一日提升8倍,簽證諮詢量環比增長150%。攜程數據顯示,目的地為海南的機票預訂量環比增長68%,酒店預訂量增長63%,租車預訂量增長88%。跨境限制解除以後,中國澳門、中國香港、日本、泰國、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多個疫情前大熱的出境遊目的地,在2023春節時段的搜索熱度開始顯著增長,春節出境跟團遊產品的相關搜索量更是猛漲6倍。
有網友表示:“等了三年,終於可以再計劃出境遊了”、“太期待了,2023年東南亞海島先走起!”據旅遊線上平台“馬蜂窩”的站內數據顯示,“出境遊”相關搜索熱度暴漲460%,其中,簽證、護照、攻略是出境意向遊客搜索最多的三大關鍵詞。同程旅行平台數據顯示,消息發佈後,全平台國際機票暫態搜索量增長850%,簽證搜索量暫態增長10倍。
在《方案》發佈後僅一小時,有旅行社已經上線了一系列出境遊首發海報,目的地包括泰國、芬蘭、日本、菲律賓等,“與世界重連,再出發!”醒目的口號看得人心潮澎湃。對此,中國旅遊集團旅行服務公司粵港澳大區總經理陳瑞東表
示,具體的出境遊工作安排早就開始進行,目前業界還在等待相關部門的具體實施政策,並依照具體指引有序恢復出境遊。
據業內人士預計,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口岸城市,有望成為第一批恢復出境遊的試點城市,預計首批恢復的出境遊業務將以團隊遊為主要形式。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出境遊的復甦需要外交、移民口岸、邊檢、文化和旅遊部門等共同協助,特別是文旅部門要盡快研究出台促進市場開放的指導文件,尤其是出境遊市場中的團隊遊、機票、酒店預定等業務要如何恢復,恢復的步驟、時間節點等是出境遊復甦的關鍵點,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政策指導。至於什麼時候團隊以及自由行遊客能正式“向世界出發”,還要等待具體政策指引,據他透露,這個指導政策將會很快出爐。
市場修復循序漸進
為加強旅遊市場供需對接,文化和旅遊部近期遴選了298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推出369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帶動旅遊消費。在消費引導方面,鼓勵各地推薦更多休閒遊、微度假等周邊遊產品,推動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閒街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等,因地制宜做好假日市場供給。
展望2023年國內旅遊市場表現,中青旅研究院預測,2023年上半年,依然以城市周邊的鄉村遊為主;2023年暑期國內市場將開始顯著復甦,雲南、貴州、新疆等長線旅遊將成為熱點。
國際方面,國際航線的恢復將有利於出境遊的復甦,但尚需時日。航旅縱橫行業發展總監趙楠認為,航空公司的航班與機組的供給恢復需要一個過程。2023年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際航班的機票預訂量將會穩步增長,預計亞太區域航線恢復速度會明顯高於洲際航線,暑期或迎來出入境高峰。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郭樂春認為:“受限於國際航班編排審批,航班供給量不會大幅增加。目前計劃航班數量僅400班,即使全部執飛也僅僅達到2019年的10%,機票價格仍處於高位。但是,自去年12月發佈《防疫新十條》以來,往返中國的直飛國際航班持續增多,恢復勢頭可喜。”
分析表示,疫情長期影響下的市場修復總要有一個“觀望、試探、恢復、增長”的漸進過程。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完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旅遊業仍將處於蟄伏期,國內旅遊除三亞、東北等具有冬季旅遊特點的地區略有起色,全國大部分地方仍處於觀望、準備和等待中,出入境旅遊同樣也面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
有行業專家分析認為,疫情近幾年來,中國旅遊業的產業格局和發展邏輯都發生了微妙變化。消費者需求更趨細分、非線性變化,旅遊生態鏈的斷續發展甚至部分斷裂,將迎接即將到來的強烈旅遊需求,以及從供給端發力轉變為需求端發力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