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界悼念追憶星雲大師+ 查看更多
台灣佛光山於6日清晨宣佈,開山宗長星雲大師5日下午5時圓寂於高雄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享耆壽97歲。島內各界透過各種方式表達哀悼及緬懷之情。
一生致力弘揚佛法
星雲大師俗名李國深,1927年8月出生于江蘇江都,12歲在南京棲霞寺出家。偶在辭典中看到“星雲團”一詞,意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無數雲霧狀的星體結合,又大、又古老、又無際”,他欣賞這種浩大無邊境界,故自取法號“星雲”,期許自己能像星星在黑暗中給人光明,也取“雲在天空飄然不受拘束”之意。
星雲大師的一生,雖遭逢大時代的種種考驗,卻一直努力踐行初衷。他出生在戰火中,1949年赴台後見證並參與台灣經濟和社會發展。1967年,他創建佛光山,以人間佛教為宗風,致力推動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業,並將人間佛教弘揚光大於海內外。星雲大師對兩岸宗教文化交流卓有貢獻。他曾在多個場合感性表示,兩岸和平,是其畢生的盼望、最大的心願。
星雲大師的足跡遍佈五大洲,在全球各地創建了幾百所寺院,如美國西來寺、澳大利亞南天寺、南非南華寺等;並創辦了佛教學院、美術館、圖書館、出版機構等;還創辦了美國西來大學、澳大利亞南天大學等多所大學。一直致力於推動教育的星雲大師,獲得了香港大學、美國東方大學、智利聖多瑪斯大學等全球30多所大學的榮譽博士。
作為兩岸佛教文化使者和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高僧,星雲大師近些年不斷往來於兩岸及港澳地區,為兩岸文化交流,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懈努力。星雲大師在幾年前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我一以貫之的心願就是兩岸和平。我想對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大師一生跑遍世界,但提起兩岸時,卻深情說道:“不管跑幾大洲跨幾大洋,我的根還在中國。”
星雲大師對生死豁達,早在85歲即預立遺囑,88歲時首度對外公佈,個人財產已捐公益信托教育基金,屬佛光山的資產都不是他的,他連一張紙也不留,他一生沒有積聚家累。人生最末他交代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他說,只要時時奉行人間佛教,就是對他最好的懷念。
社會各界表達敬意
中國國民黨對星雲大師的離世表達誠摯的哀悼與敬意,感謝星雲大師一生致力弘揚人間佛教,帶給人們“三好四給”精神。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星雲大師的智慧開示,令他和許多人終生受到啟發,也身體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把師父的教誨奉為圭臬。
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看到星雲大師圓寂感到非常悲痛,星雲大師曾談到,做事擔當要有勇敢心,待人處事要有恭敬心,不管是私人領域或是公共事務上面,給大家謹記在心的大智慧。
桃園市長張善政對星雲大師圓寂表示,不只是自己,社會大眾都非常不舍,所有華人都很熟悉星雲大師的貢獻。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在臉書發文稱,感謝星雲大師對世人的奉獻、對兩岸的啟發。
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機構負責人陳建仁、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對星雲法師的逝世表示哀悼。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7日在社交平台發文呼籲,星雲大師在大陸有許多信眾,如今新冠肺炎疫情雖已趨緩,兩岸往來仍諸多不便,盼台灣方面陸委會星雲大師
給予項目協助,讓大陸籍信眾能如願赴台吊唁,送星雲大師最後一程。
大陸表示沉痛哀悼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以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對星雲法師的辭世表示沉痛哀悼。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當天國台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中表示,星雲法師一生矢志弘揚佛法,投身公益,福利社會,教化人心,傾力傳播弘揚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和海外享有盛譽。尤其是星雲法師始終持守民族大義,堅定支持統一,堅決反對“台獨”,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力促同胞心靈契合,貢獻卓著,深受兩岸同胞敬重。
針對台媒記者關注大陸信眾和佛教界朋友希望台灣方面陸委會協助赴台吊唁一事,朱鳳蓮回應表示,“這個問題恐怕你得去問台灣有關方面。”兩岸民眾高度敬重星雲法師,銘記星雲法師的高德遺韵和風範,也會秉持星雲法師的遺願做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