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行业观察

ChatGPT大熱人工智能掀新發展巨浪

发布日期:2023-02-16 14:14

近日,美國OpenAI實驗室研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徹底火了,其強大功能和廣泛應用,引發全球關注,甚至逼得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紛紛下場跟進。同時,ChatGPT已開啟商業變現,推出付費訂閱版本,進一步驗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業模式,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打開廣闊空間。有分析預計,ChatGPT有望融入各行各業海量的應用場景,引發科技產業變革,加快智能化時代的全面到來。

 

但是,備受資本熱捧的ChatGPT也正經歷著“成長的煩惱”,對大數據與算力的強依賴,將限制其快速發展,超預期的新應用新模式正引發市場擔憂,可能帶來的合規、知識產權等風險也將給數字治理帶來新的挑戰。

 

人工智能加速普及

新興事物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火爆全球的ChatGPT則是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經過多年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積累,受益於“深度學習”的技術突破、算力提升、大數據積累等因素,成就了這款專家級人工智能應用的“出圈”。

 

事實上,作為替代人工勞動的生產力工具,聊天機器人並不是新鮮概念。受限技術制約,早期的聊天機器人多偏娛樂性質,近年來更加智能的聊天機器人,逐漸應用於客服、搜索引擎等商業場景。

 

國家工信部新基建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元宇宙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曉華表示,“相比於其他聊天機器人,ChatGPT能更好地理解對話語境,並在生成文本時考慮到先前的對話內容,輸出更符合語言邏輯與人類價值觀的高質量文本,同時還增加了代碼理解和生成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實用性,拓寬了應用場景。”

 

本質上來講,ChatGPT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接受過大量文本數據的訓練,這使其能夠對各種各樣的輸入生成類似人類的反應。“ChatGPT通過大規模的語言學習模型訓練,大幅度提高了人工智能應答功能,並能根據人們提出的要求,綜合整理和輸出相關主題的內容。”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經過高強度訓練的ChatGPT能夠生成文章、電腦代碼等,也可以完成一些由人工處理的知識工作,根據文字內容轉化為繪圖等藝術表達形式。

 

ChatGPT兼具實用性與功能性,被視為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應用之一,也使更多人越來越對人工智能新藍海的期待。

“雖然目前的ChatGPT還不能為我們的生產方式帶來根本性的變革,但是卻代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會長鄭定向表示,在這個階段,用戶將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可以參與生產過程的對象,同時人工智能由“幕後”轉到“台前”,也在現實中進入用戶的生活。

 

商業應用集中湧現

業界認為,ChatGPT的“出圈”,可能意味著一個人工智能大規模商業化時代的到來。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高培傑表示,“ChatGPT從商用端到消費端的智能運用,都有巨大的商業潛力,通過ChatGPT交互平台可以幫助企業與客戶建立有效的溝通方案,並在教育、醫療、汽車、智能場館、智能家居等領域產生新的行業發展變革,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服務成本。”

2月初,OpenAI宣佈推出ChatGPTPlus付費訂閱套餐,每月收費20美元,開啟商業化變現道路。訂閱該套餐的用戶,可在免費服務基礎上享受高峰時段免排隊、快速回應、優先獲取新功能等額外權益。同時華西證券研報顯示,除了ChatGPT以外,Novel人工智能、StableDiffusion等其他主流應用亦開啟商業變現,根據內容生成次數、生成品質等條件設置多級別訂閱套餐。

 

隨著這些主流應用逐步開拓商業化模式,人工智能行業的商業化潛力逐漸釋放。“互聯網與數字技術使得分享創意和內容變得越來越容易,但同時也將數字內容創作帶入強需求、視頻化、拼創意的螺旋式升級周期,而人工智能行業在這階段的技術融合變革,恰好迎合了用戶需求。”陳曉華表示,人工智能應用可通過人機協同的方式釋放價值,且已作為工具被廣泛運用在如傳媒、電商、影視、娛樂等數字化程度高、內容需求豐富的行業中,未來將成為互聯網乃至元宇宙的重要內容生產基礎設施。

 

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也看好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商業前景,紛紛下場佈局“人工智能新賽道”。公開資料顯示,微軟將向OpenAI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將推進ChatGPT商業化,計劃將其整合進Bing搜索引擎、Office全家桶、Azure雲服務、Teams聊天程序等一系列產品中。谷歌則計劃推出一款聊天機器人Bard,與ChatGPT競爭。

 

鄭定向認為,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ChatGPT也擁有足夠的想像力和發展空間。當前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堅定投入人工智能,展現出人工智能應用廣闊的發展前景,人工智能行業有望掀起新發展浪潮。

 

國內巨頭完善佈局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也先知先覺,超前佈局“人工智能賽道”。“中國目前在自然語言識別方面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相關技術主要掌握在百度、科大訊飛、漢王等龍頭企業手中。”鄭磊表示。

 

據悉,目前中國已經商業化的人工智能內容生產案例,包括百度人工智能數字人主播“度曉曉”、百家號TTV等。另外,百度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ERNIEBot有望於今年3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

 

高培傑表示,從技術上看,中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在技術上已較為成熟,這需要依託龐大的資料庫資源。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將在科技巨頭競爭中發展壯大,從市場研發到資料庫支撐,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將實現不斷迭代。

 

此外,當前版本的ChatGPT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也引發市場的爭議與擔憂。高培傑認為,目前ChatGPT無法進行自我創新,這就導致其無法更加深入的理解邏輯思維。鄭磊則表示,ChatGPT的技術路線與人腦學習原理有差別,可能存在因算力資源有限和演算法限制造成的瓶頸。鄭定向認為,ChatGPT最大的隱患在於數據缺乏,ChatGPT想獲得更廣泛的數據或將面臨隱私安全、經濟、技術等一系列難題。

 

陳曉華分析稱,正是因為更加先進,ChatGPT帶來風險的程度和廣度也隨之加大。受限於模型化的學習資料,ChatGPT並不能保證其答案的準確性,可能會對使用者進行誤導,若之後使用在搜索引擎、客服等領域,其回復的信息真實性將可能導致法律風險。同時,文本、圖像數據挖掘再創作涉及合規問題,人工智能生產內容是否侵權很難進行判定。當前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立法正處於預研究階段,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監管有待完善。

浏览次数:1439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