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行业观察

全球“加息潮”何時按下“暫停鍵”

发布日期:2023-02-15 21:45

近日,2023年首個超級“央行周”重磅來襲。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澳聯儲等多國央行相繼公佈利率政策決議,持續引發全球市場高度關注。

 

2022年,全球主要央行以20多年來最快速度和最大規模進行加息,全力遏制不斷飆升的通脹。近期,隨著多國央行宣佈停止加息周期,美聯儲也放緩加息步伐,此前高度一致的全球“加息潮”出現“分流”。國際社會激烈爭論:本輪全球“加息潮”何時按下“暫停鍵”,世界經濟又將往何處去?

 

專家分析認為,隨著通脹逐漸放緩,經濟壓力增大,歐、美、英央行距離暫停加息已為時不遠。最關鍵的分歧點在於何時降息。不管怎樣,各大央行前方的路並不好走,需要在抗通脹和穩經濟之間把握好平衡。

 

全球央行密集加息

近日,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加息的消息相繼落地。美國一直是全球加息“風向標”。當地時間2月1日,美聯儲宣佈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到4.5%至4.75%之間,符合市場普遍預期。這是美聯儲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第八次加息,也是本輪加息周期內首度一次加息僅25個基點,意味著美聯儲進一步放緩加息步伐。

 

和美聯儲相比,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則是繼續“惡補作業”。歐洲中央銀行當地時間2月2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將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均上調50個基點,並重申在3月份繼續加息50個基點。從2022年7月開始加息算起,歐洲央行已經連續4次大幅加息,累計加息250個基點。當地時間2月2日,英國“英格蘭銀行”宣佈加息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提高至4%。這是英國央行自2021年12月以來連續第十次加息。當地時間2月7日,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3.35%,同時上調外匯結算餘額利率25個基點至3.25%。這是澳央行自2022年5月以來連續第九次加息。澳央行表示,未來幾個月可能繼續加息以應對高通脹。以上國家延續了過去一年的加息節奏。但出於對經濟衰退的悲觀預期,多國央行近期宣佈放緩甚至停止加息周期。

 

當地時間1月25日,加拿大央行宣佈加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提升至4.5%,並表示如果經濟發展情況與貨幣政策展望大致相當,預計將把政策利率維持在當前水平。由此,加拿大央行成為G7首個正式表態“有條件暫停加息”的央行。

 

市場滯脹相互交織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2022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主要特徵,那便是預期中的‘滯’與現實中的‘脹’相互交織。2022年全球貨幣金融體系中最大的事件,莫過於因通脹超預期所引發的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急速緊縮。”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胡志浩表示,回溯這場“腥風血雨”的全球“加息潮”,美聯儲的激進加息使全球經濟體被迫陷入緊縮的外溢風險之中。出於遏制通脹、穩定本幣匯率等多重考慮,多國央行不得不跟隨美聯儲加息。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22年全球38家央行共加息210次。其中,不少發達經濟體甚至罕見地一次加息75個基點。

 

“美元是全球金融循環的核心貨幣。美聯儲歷次加息的動因存在較大差異,但可以籠統歸納分為三種類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和純粹貨幣政策衝擊。本輪美聯儲加息有3個特點:高通脹驅動型、先快後慢、加息與縮表相配合。”胡志浩表示。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實施刺激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特別注重增加就業機會,促進了經濟強勁復甦,同時也出現了通貨膨脹率不斷攀升和失業率快速下降的經濟過熱現象。”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紅玉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後,美聯儲實施了超常規的財政與貨幣政策。美國通脹飆升是國內經濟過熱、俄烏衝突造成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不暢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此外,美聯儲誤判了高通脹的嚴重性和持續性,緊縮政策沒有及時出台,導致其不得不採用矯枉過正的舉措來應對高通脹。

 

美國放緩加息速度

對最近美聯儲放緩加息速度,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貨幣政策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考慮到貨幣政策的累計收緊效果,以及貨幣政策對經濟活動和通脹影響的滯後性,美聯儲決定放緩加息步伐,這有助於美聯儲評估經濟是否正朝著目標發展,以確定未來為實現足夠限制性政策立場所需的加息幅度。

 

“這次,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提高到4.5%至4.75%之間,已經接近常規的5%左右的水平,大幅加息的空間有限。考慮到政策效應的滯後性,美聯儲放緩加息幅度和頻率觀測政策效果,應該屬於貨幣政策節奏問題。”最近正在美國訪學的郭紅玉還觀察到,一方面,美國汽油價格雖然依舊在高位,但已經出現回落,加州汽油的價格已從“5”字頭回到“4”字頭。而今年1月的統計數據也顯示通脹增長速度放緩。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導致美元升值擴大貿易逆差。在美國通脹持續超預期回落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美聯儲已無激進加息必要,進一步放緩加息與美國目前的宏觀經濟情況基本上是相符的。

 

“全球各經濟體由於經濟基本面、通脹走勢存在差異,加息周期並不完全同步。”胡志浩表示,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由於從加息周期開始時就已“搶跑”主要發達經濟體。隨著外部供給衝擊對本國通脹壓力明顯緩解,停止加息的時間點會較為提前。但至少從今年上半年來看,並不能完全斷言全球“加息潮”會結束,預計短期內還將持續。

浏览次数:944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