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新屆兩會代表委員將赴京履職+ 查看更多
今年全國政協、人大會議將分別於3月4日和5日在北京開幕,新一屆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赴京參會履行職責,紛紛拿出議案提案,積極建言獻策,造福社會民生。
李家超與港區人大代表座談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月27日與約30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會面,舉行座談會,就推動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改善本地經濟和民生等議題交換意見。
李家超表示,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新階段,社會在復常之路上全速前進。香港已與內地全面通關,與世界重新接軌,我們更要好好抓緊機遇,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香港發展動能。
李家超稱,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而港區人大代表是來自社會不同界別的翹楚,長期以來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和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重要貢獻。港區人大代表既肩負參議國事的重任,亦關心及熟悉國家和香港事務。特區政府會加強與港區人大代表的聯繫,更密切溝通,團結各界,提升“愛國者治港”的力量和價值。
李家超感謝出席座談會的港區人大代表提出一系列具建設性的建議,讓香港更好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亦有利於團結社會各界共同排解民生憂難,齊心維護和諧穩定。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赴深學習
據港媒報道,新一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2月21日在灣仔金紫荊廣場集合,乘坐專車到深圳,展開一連兩日兩會前情況通報會及學習活動,為參加全國兩會作準備。有委員表示,到深圳聽取全國政協辦公廳介紹開會的注意事項,新任委員會多留一天接受培訓。
多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透露,在全國兩會提交相關提案情況。管浩鳴表示,相信經歷3年疫情,是個好時機討論動物權益,會建議立法禁食野味和貓狗。另外,他亦關注社福政策,認為內地安老政策及安老條件優於香港,計劃提出港人到內地安老的建議。
吳傑莊表示,將會就香港和內地事務向中央呈交多項提案,涵蓋社會民生、產業和經濟發展。包括利用香港創新及科技研發之長,助力內地鄉村振興;利用香港在數字金融方面的監管和政策,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元宇宙和互聯網3.0提供發展優勢和契機;建議特區政府加強和內地協調合作,支援青年發展,同時吸引外地人才落戶,擴大香港和內地人才庫。
蘇長榮的提案關注經濟發展,他認為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需要互聯互通、加快融合。他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全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希望國家可以政策傾斜,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港區人大代表積極提交議案
新當選港區人大代表霍啟剛表示,今年將首度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全國兩會。他發現,不同行業普遍關注如何克服規則差異等瓶頸,更好地擁抱粵港澳大灣區。不同行業有不同的難點,關注點亦各有不同。他談到文化體育界人才培育問題,過去數年間,特區政府深耕文化基建,投入大量資源建成西九文化區等,中層人才卻未能及時跟上需求。“我所說的人才不光是演藝、藝術人才,而是整個商業模式需要很多文化人才,香港正缺乏這種人才。”霍啟剛說,在體育行業,香港與內地的教練資格認證如能互通,則有助進一步提升體育交流合作水平。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商總會會長李聖潑受訪表示,國家提出的“雙碳”目標既是負責任大國的體現,將創造新的發展機遇,這對每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要求。“我們公司要順應潮流,從中尋找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過去只是做傳統的玻璃製造業,現在積極佈局光伏太陽能產業的原因。佈局新能源產業既是對環保的一種支持,也為自己找到市場發展的空間,找到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表示,過去四年,大灣區基礎設施的“硬聯通”有明顯的改善,但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軟聯通”仍有待加強,這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針對“大門開了、小門沒開”的問題,冼漢迪認為應該更好地利用目前粵港兩地政府的專班工作機制進行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