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澳珠焦点 社團熱議

粵港舉行高層會議推高質量發展

发布日期:2023-03-25 20:19

據港媒消息,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三次會議21日在港舉行,這是3年來首次線下進行的粵港高層聯席會議。香港特區行政長李家超率領港方代表團,與廣東省省長王偉中率領的粵方代表團參會。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楊萬明及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亦以特邀嘉賓身份出席會議。

 

今次聯席會議的主題是“深化粵港各領域務實高效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李家超表示,自特區與內地全面通關後,粵港共同全速推進粵港高水平合作和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根據香港特區政府21日公佈的粵港主要合作範疇進展和未來合作方向內容,兩地政府在11個領域將推進交流合作。

 

粵港未來合作範疇及要點

李家超表示,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將承擔更大的責任和使命。上月他已第一時間率團訪問廣州和深圳,與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省長王偉中等深入商討進一步深化粵港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特區政府將會帶領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大灣區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要素的流通,將大灣區打造為吸引和凝聚世界尖端科技人才的一流灣區。

 

”粵港兩地政府正穩步推進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高層會議從創新及科技、金融服務、“北部都會區”發展、商貿及投資推廣、跨境交通及物流、人才、醫療衞生、教育、文化、青年發展、公務員交流等11個領域展開溝通和交流。

 

深化創科交流簽兩份協議

為推動兩地創科發展邁向新台階,兩地在會後簽訂兩份協議,包括續簽《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粵港科技創新交流與合作,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以及簽訂《粵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協議》,加強雙方交流,加快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步伐,共同推進粵港智慧城市群的建設。

 

在金融合作方面,兩地政府將共同落實《關於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以及推動粵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包括爭取讓香港保險業可於短期內在南沙和前海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支援。

 

特區政府亦支持內地企業善用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平台和專業服務作投融資,特別是綠色和可持續投融資,引導國際資金助力國家向綠色經濟轉型。為推進粵港兩地金融深度合作,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會議後簽署了《關於深化粵港金融合作的協議》。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及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昨日簽署了《粵港勞動監察交流及培訓合作機制協議》,以提升粵港兩地勞動監察合作水平;粵港兩地政府還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監管協作備忘錄》,以強化大灣區藥械監管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等。

 

“北部都會區”促港深對接

會議強調“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是推動創科以至產業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基地,並有助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高質量經濟合作,以及為市民創造更優質的生活空間。

 

雙方就“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及推展情況、深圳方面對接“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計劃,以及相關範疇如跨境交通、口岸規劃、前海發展、落馬洲河套區建設等進行交流。而在“港車北上”計劃方面,特區政府正繼續與廣東省政府緊密合作,爭取在本月內公佈安排,並於年內實施。“港車北上”計劃的推行,對用好港珠澳大橋,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有很大裨益。

 

出台更多吸引人才的政策

對於特區政府會繼續探索推進粵港高等專科學歷互認。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郭玲麗指出,相比學術互認,內地與香港應在技術互認上先試先行,因為技術互認相對沒有涉及過多社會背景及法律問題。她建議,未來可考慮讓香港學生參與內地的考試,進入內地的資歷架構,便能很自然地解決學術上的互認問題,在教育方面做到包容和融合。

 

在加強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特區政府應同步落實增加人才計劃,完善本地人才培訓和教育系統。“行業需要多於供應,應加大本地教育培訓,並在本科教育方面增加培訓力度和相關工作,以解決本地人才不足問題,還須出台更多吸引內地人才的政策,刺激本地人才良性競爭,緩解香港人才缺少問題。”

浏览次数:2359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