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國際演算法算例大賽頒獎典禮、 第二屆啟動會暨數位技術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查看更多

2023年3月25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國際演算法算例大賽(下稱大賽)頒獎典禮、第二屆啟動會暨數字技術 論壇順利召開。
本次活動在鵬城實驗室、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工業和資訊化局指導下,由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廣州高新區管委會支持,琶洲實驗室(黃埔)主辦。
通過舉辦大賽實現“彙聚問題、彙聚演算法、彙聚人才”,全面推動數位技術反覆運算創新、培育演算法應用產業,真正形成數位經濟和數位社會的發動機。首屆大賽歷時近一年,賽事吸引了全球439所頂尖高校,以及華為、騰訊、阿裡巴巴、百度、京東、廣汽集團、南方電網、視源電子等454家人工智慧頭部企業參賽,報名選手達6634人、團隊達1678個,經激烈角逐共有80支隊伍、175人獲獎。
首屆大賽頒獎典禮邀請到多名國內演算法算例領域領軍院士作為頒獎嘉賓,多家知名專業學術組織以及多家龍頭企業現場觀禮,共同見證“灣區逐‘例’ 共創演算法”。“2022年度黃埔AI十大新演算法”在頒獎典禮上正式發佈,胡潤研究院聯合琶洲實驗室(黃埔)也共同發佈“2023年胡潤中國數位技術演算法算力百強榜”,列舉演算法算力領域最具價值中國企業100強。
原創演算法算例,築牢數字經濟“堅實底座”
中國科學院院士、琶洲實驗室(黃埔)主任徐宗本代表介紹,他認為數字經濟作為新的經濟形態,其發展過程中最不可忽視的是底層原創技術,在過去一年的賽事中湧現了大量的原創演算法算例、關鍵技術,尤其發掘了一批年青有為、具有衝擊全球頂尖演算法研究的人才梯隊。他期望,新一屆大賽能進一步打通技術端與應用端壁壘,構建起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的橋樑,賦能地方經濟高品質發展。
廣州市黃埔區副區長徐丹對首屆大賽圓滿舉辦表示祝賀。她認為大賽的舉辦,能促進社會各界共商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要素和原動力,共建大灣區數字經濟創意高地和產業生態圈。不斷吸引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等交叉學科領軍人才、高端人才彙集,以數位技術創新帶動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起步之年,黃埔將持續建設區域內數位產業創新賦“智”,遴選一批代表創新方向的底層演算法體系,選拔一批人工智慧與演算法算例高水準人才,打造一批具備核心演算法創新能力的企業技術團隊,通過“數實融合”推動數位經濟高品質發展。
聚焦領域前沿,點亮科技創新“領航燈塔”
針對當前全球熱度最高的ChatGPT技術、AIGC技術,大會也邀請到多位知名學者暢談人工智慧領域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
復旦大學教授、琶洲實驗室(黃埔)AI模型演算法研究中心邱錫鵬教授發表“ChatGPT技術、實現與展望”主題報告。報告中他對ChatGPT作為一個對話式大型語言模型的本質進行了深入剖析,對從其關鍵技術、實踐與未來展望進行了介紹。同時也全面介紹了我國自主研發的MOSS系統模型,探討了可對標ChatGPT的技術路徑,以及在大型語言模型領域如何突破的自主技術發展思路。
清華大學教授、琶洲實驗室(黃埔)AI模型演算法研究中心朱軍教授圍繞“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進展和應用”發表主題報告。他指出擴散概率模型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目前該模型已在文圖生成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主要包括求解最優方差的Analytic-DPM、快速求解擴散ODE的DPM-Solver演算法、大規模多模態擴散模型等,通過理解技術背後的模型和演算法能夠説明人更好地利用人工智慧應用於社會經濟生活。
持續深度融合,助力數字中國“揚帆遠航”
在隨後舉辦的數位技術高峰論壇上,來自清華大學的胡事民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申恒濤教授分別以“ChatGPT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賦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主題,與在座的多位院士、專家及頭部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當前已接近強人工智慧的奇點狀態時,如何應用、利用和加速技術助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可行之路及解決方案。
大會也同期啟動了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國際演算法算例大賽,大賽將在第一屆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規模,將全面推進與產業需求、行業技術、應用領域的深度融合。圍繞“彙聚問題、彙聚演算法、彙聚人才”的目標,構建起一個演算法算例從學術研究到產業落地的中樞,精准匹配產學研用與科創投資體系,引導和支援一批演算法算例領域的高水準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構建起立足黃埔、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高水準人工智慧大賽格局。
本次活動也邀請到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中國電腦學會、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以及多位人工智慧領域知名企業代表出席。未來,琶洲實驗室(黃埔)將持續推動原創演算法算例,對接產業、產出成果,持續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通過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持續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