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中國年 ”招商引資暨粵專場推介活動在穗舉行+ 查看更多
3月28日至29日,商務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廣州,共同舉辦“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活動啟動儀式暨廣東專場推介活動。此次活動以“投資中國 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為主題,旨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向世界傳遞中國在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提升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平,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據悉,本次“投資中國年”廣東專場推介活動成果豐碩,促成74個外資項目簽約,投資總額達到905億元(人民幣,下同)。
擴大開放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在29日舉行的推介活動上,廣東省副省長張新致辭表示,廣東作為外貿和外資大省,提出加快優化對外開放佈局,打好外貿、外資、外經、外包、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充分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先行先試作用,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廣東將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製造業當家,通過發展大產業、大平台、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加大資金鼓勵等資源要素的支持,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把廣東打造成為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和資源配置的樞紐區域。
國家商務部部長助理陳春江致辭表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走在全國前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一以貫之的要求,新時代新征程,廣東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著力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陳春江強調,廣東以“敢為天下先”的擔當率先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如今,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廣東更要積極作為,以改革創新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建設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廣東的未來發展,取決於今天的行動,關鍵在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謀劃、擔當與作為。仰觀大局,砥礪前行,在應對挑戰、攻堅克難中不斷探索新路徑、激發新動能,以廣東的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大局、應對變局、開創新局。
簽約外資項目涵蓋領域多元
記者從現場獲悉,本次“投資中國年”廣東專場推介活動成果豐碩,集中簽約的74個外資項目,涵蓋新材料、新能源、電子汽車製造業、醫藥生物等多個領域。
在廣東專場推介活動上瞭解到,日產汽車公司高級副總裁、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山崎莊平介紹了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產業未來佈局。其中,東風日產廣州基地佔地4.36平方公里,打造了汽車產業集群,幫助30多家世界500強關聯投資企業、260餘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落戶花都,帶動5萬人就業。
現代汽車集團(中國)總裁李赫埈披露了在廣東的產業新動向,在氫能領域方面,在首家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基地——“HTWO廣州”即將竣工投產,屆時將建成為包含氫燃料電池堆工廠、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工廠、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在內的綜合型基地。預計到2030年總投資將達到85億元(約合1.46萬億韓元,含工廠運營費用)。規劃年產6500套氫燃料電池系統,並將視中國市場和政策需求適時擴大生產供應能力。
另一方,總部在德國,以電子和汽車製造業為服務對象的全球最大的超細漆包線製造商益利素勒,中國總經理葛恩滿表示,益利素勒在惠州博羅縣福田鎮投資建設在國內第二個外商全資的工廠。該項目主要生產高品質漆包線,預計總投資約7.35億元,完全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總額約15億元,年納稅總額約7500萬元。一期項目預計於2023年3月投產。
廣東新商機可用“4+2+1”概括
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介紹,新時代廣東新商機可用“4+2+1”概括:“4”就是廣東發展四大優勢,即經濟規模大優勢,廣東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外貿大省;產業配套全優勢,世界重要製造業基地,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最完善的地區;交通便捷優勢,九個民用機場,全年貨物吞吐量超2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7,000萬標箱;生態環境好優勢,全國空氣品質前20 城市,廣東佔5席(深圳、珠海、中山、惠州、肇慶)。
“2”就是兩個招商重點方向,一是製造業招商,廣東重點發展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囊括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健康、智能機器人、區塊鏈與量子信息等;另一個是總部企業招商。廣東正大力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希望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到廣東設立區域總部、功能性總部和研發總部。
“1”就是一套組合政策,在投資獎勵方面,廣東設立的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或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按其實際外資金額2%的比例予以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對認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年實際外資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按其實際入資金額的2%給予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對省級財政年度貢獻首次超過1億元的,按其當年貢獻量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對珠三角城市引進總投資10億元以上,或粵東粵西粵北引進總投資5億元以上製造業項目,按其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2%的比例進行獎勵。
在稅收優惠方面,橫琴、前海、南沙三個區域實行“雙15%”稅收政策:設立鼓勵類產業企業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高管、高精尖技術人員,按照國家給予大灣區的人才政策,個人所得稅按15%繳納。
中國續增力度吸引利用外資
而在28日舉行的“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活動啟動儀式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講話指出,中國將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堅定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落實支持在華外資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進一步健全完善服務和保障體系,持續打造更優良的營商環境。
何立峰強調,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當前經濟明顯企穩回升,各方面積極性正在不斷激發,各項支持政策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實施,外資企業擴大對華投資恰逢其時。歡迎大家抓住有利時機,在中國進行長遠佈局。相信外資企業在中國將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表示,對外開放是廣東的鮮明標識。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領風氣之先,率先向外資敞開大門。新時代十年,廣東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海內外投資者持續看好廣東、投資廣東,生動演繹了廣東吸引外資和外商青睞廣東的“雙向奔赴”。希望廣大外資企業把自身優勢與廣東高質量發展需求對接起來,在互利合作中實現自身更大發展,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啟動儀式上,巴斯夫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凱禮分享道,廣東有著許多快速發展的產業和眾多巴斯夫的客戶,目前巴斯夫正在抓緊建設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到2030年總投資將達到100億歐元,是巴斯夫歷史上最大的投資,也是全球化工行業的燈塔型項目,它將成為全球一體化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水平最高的化工基地之一。
T 粵多措注投資者“強心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廣東被譽為中國的“南大門”,吡鄰港澳,處在內外迴圈交匯點,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國際社會觀察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2021年,廣東成為中國首個地區生產總值超12萬億元的省份,擁有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四座經濟總量過萬億元城市。其中,外貿進出口首破8萬億,連續36年進出口規模居中國各省市第一,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800億元。
於此同時,廣東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較強的創新實力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擁有1500多萬市場主體、7000萬勞動者、1.27億常住人口共同形成的市場紅利,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及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疊加利好,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2022年3月1日,全國首部外商投資權益保護地方性法規《廣東省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正式施行,為廣東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治支撐。廣東進一步向投資者發出積極的信號,為投資者來粵投資注入“強心劑”。
更為關鍵的是,作為製造業大省,廣東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製造業的31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廣東全部擁有,是享譽全球的“世界工廠”。而在龐大的產業體系之下,廣東還擁有更令人期待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量的市場主體、龐大的勞動者、過億常住人口共同形成了全球少有的“投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