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澳珠焦点 行业观察

【經濟觀察】珠澳養老資源互補合力做強“銀髮產業”

发布日期:2023-03-30 14:38

      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趨勢日漸嚴峻,以及越來越多澳門居民就近選擇在珠海生活及養老,珠澳社會養老服務合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澳門的養老資源一直較為緊缺,但養老護老體系健全、經驗充足,而珠海等內地城市投入養老事業的人力及物力較為豐富,加強珠澳養老事業優勢互補與合作,既有利於紓緩澳門社會養老壓力的同時,亦有助珠澳共同做大做強“銀髮產業”,提高兩地社會發展水平。
      文/澳商記者吳爾珊

橫琴“ 澳門新街坊 ”計劃打造成為集養老 、居住 、教育 、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晴雯/攝)

      “澳門特區政府重視長者工作,為了讓老年人擁有更加舒適和安逸的晚年,養老衍生創造出的產業鏈條品類繁多。”澳門青年管理危機協會會長黃偉樂稱。就在本月舉行的“澳門長者生活用品及輔具展”中,有70多家參展單位展出數百款產品與服務,涵蓋保健食品、長者日用品、輔具,以及治未病區,還為長者及護老者提供健康醫養信息,協助長者安享老年生活。
      冀養老與大健康產業結合
      澳門人口老齡化的情況正在持續,長者人口數量較大。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佔比達到13.3%,按年增長1.1個百分點。應對人口老齡化離不開產業發展,澳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認為,養老事業與大健康產業應互為結合。
      “大健康產業涵蓋醫療、醫藥、養老、健身、保健等類別,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施家倫在立法會質詢文本中指出,內地不少地區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制訂醫療健康發展規劃,全面建立有利於老年健康事業的政策體系,推動醫養結合模式建設,努力實現老齡化背景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但施家倫亦表示,雖然特區政府積極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培育發展大健康產業,逐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土壤,然而對於大健康與養老產業的結合仍著墨不多。回顧特區政府《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確定了政策方針、理念原則、養老機制等,但有關規劃欠缺對大健康產業的闡述。“社會期望政府可進一步將大健康產業和養老事業結合,並納入有關規劃當中,制定具體措施,以完善長者養老體系”。
      “隨著養老產業鏈的逐漸延伸,企業化是不可避免的。”黃偉樂認為,目前醫養結合及養老服務相關業務的流程審批,存在手續複雜、跨部門協作、職責界定不明確的特點,“企業化有助解決醫養服務靈活程度不夠等問題,是現時優化澳門養老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因此,在黃偉樂看來,政府可以精簡相關職能,轉向社會購買養老服務。“政府的主要職責在於,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提供養老服務機構,通過與養老服務機構簽訂協定,明確政府與養老機構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並指導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制定具體的服務標準、項目範圍、場所面積、人員配備、經費保障、收費標準、責任管轄等”。
      他續指,政府還可以與養老機構在居家養老服務、長者活動、社工培訓、諮詢服務、健康知識講座、心理慰藉與志願者服務,以及承接政府項目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協同提升“銀髮一族”的服務品質。
      “響應新時代國家養老政策號召,在當前尚未形成大規模風口前夕,適當有效投資,既能規模性盈利,又貼合政府要求、滿足社會需求,也為後續養老規模化政府、機構、居民三方獲益提供有效保障。”黃偉樂稱。
      增機構服務保障人才合作
      縱使澳門具有先進的養老理念和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但地域狹小、長者資源緊缺卻是繞不過的問題。而珠海憑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地理優勢,吸引了許多澳門老年人選擇在此養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明確提出,支持珠海和澳門在橫琴合作建設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就如正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中的“澳門新街坊”。
      黃偉樂建議,對養老機構的建立,以及對老年人的服務,需要充分瞭解長者產品適用性和服務消費訴求,並針對這些需求和消費特點,加強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進一步進行養老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設計。同時,以養老院(含社會資本建立的養老院)、醫養結合社區和醫院為依託,構建老年慢性病醫養結合的醫聯體網絡,以智慧化醫療形式為載體,使老年慢性病人能夠更加系統地享受健康管理和健康調養,慢性疾病能夠更加便利地得到有效治療。
      “促進珠澳養老服務業的合作,既能把澳門在專業護理方面的優勢資源和豐富經驗拓展到珠海,共同做大做強整個‘銀髮產業’,又能為珠澳兩地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黃偉樂表示。
      兩地加強培訓交流促發展
      “雖然是探討珠澳兩地在養老事業上的合作,但並非一味倡導澳門老年人遷至珠海定居,而是研究兩地在養老機構、服務、保障,乃至產業鏈的合作,互相學習對方在養老事業方面的優點,加強人員培訓和管理經驗方面的交流。”黃偉樂指出,這些互動有利於兩地社區和養老機構中人力、物力、財力的整合與揚長補短,在現有養老保障的基礎上,增加資源設備的利用效率,培養未來老齡化社會所需的專業人力資源,亦有利於珠澳經濟又一增長點“銀髮產業”的形成。
      亦有業內專家提議,希望從政策上允許從港澳引進國際化先進藥品在橫琴使用,協調解決港澳醫務人員多點執業問題。同時,力爭高效高質打造有珠海特色的“醫養結合”模式,積累、總結並推廣發展經驗。又或根據澳門、珠海的經濟和産業特點,探尋建立一種統一的、協作的、低繳費而高回報的,針對流動人口的養老金保險體系,加強養老經濟保障。
      黃偉樂續稱,養老服務是滿足居民美好生活期盼,提高城巿幸福感指數的重要民生事項。珠澳正不斷加大“銀髪產業”制度與政策創新,推動社會服務協同發展,希望在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上持續尋求新的發展,合力構建兩地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浏览次数:7284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尔珊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