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食家大讚的“金灣黃立魚”你食咗乜?+ 查看更多
過年食條魚,帶來「年年有餘」的好意頭。而在廣東珠海,靠海吃海,自然海鮮風味十足,不得不提起鮮美的海味黃立魚。今日,一齊探索這條海魚的前世今生。
黃立魚,學名黃鰭鯛,又叫黃腳鱲,是我國華南沿海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在各類海鮮售賣市場隨處可見,受廣大消費者喜歡。就連著名美食家蔡瀾都曾在TVB上大讚:「好好味!在廚房蒸都能聞到香味,黃腳鱲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魚!」

黃立魚生長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早在宋朝,就已家喻戶曉,是當時的廣府人、客家人等漁民飲食中最常見、最賴以生存的魚類之一。《香山縣誌【光緒】》中曾有記載,包括黃立魚在內的20多種魚類都登名在冊,其中,黃立魚憑藉卓越的食用價值脫穎而出。
跨過悠悠歷史長河,黃立魚的風味不斷被記載、傳承、創新,人們尋味,也在尋覓聯結彼此的一縷情感。如今在大灣區,就有這麼一處適宜黃立魚生長的風水寶地。
黃立魚在鹹淡水中生長最好,珠海市金灣區內有四條珠江支流經過此地,最後流入出海,因此鹹淡水資源充足,帶來了基礎餌料生物。為這條舌尖上的美味,創造了極佳的養殖天然條件。
正是因為獨特的生存環境,令金灣黃立魚有「三高」的優點——高氨基酸、高蛋白、高含肉率。又因其價格親民、易烹飪,深受大灣區市民的喜愛,成為餐台上最常見的海鮮料理原材料之一。
2021年6月,「金灣黃立魚」被正式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民美食沒有成為一句空談。
灣區人吃魚,講究原汁原味。如果你追求魚肉最原本的那一口鮮,不妨試下清蒸金灣黃立魚,這也是家庭最常見的吃法之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在新鮮的黃立魚身上,撒上薑絲,上鍋蒸7分鐘左右,最後澆熱油和醬油即可出鍋。魚肉裹着蔥薑的香氣,啖啖鮮香散發在口腔裡,順滑爽嫩。
若想要嘗嘗「煙火氣」,那就來一味幹煎。同樣將魚身改刀,加入鹽、生粉、花生油拌勻。鍋中熱油,將黃立魚下鍋小火煎。最後,淋上一點油,撒上蔥花,出鍋。推薦再擠點檸檬汁提鮮哦!
目前,金灣黃立魚已成為鄉村致富的金鑰匙。正逐步游出廣東,游向更廣闊的市場!同時新鮮加工成品的特色預製菜,還可經由港珠澳大橋走進香港的千家萬戶,曾在「家鄉市集」獲得一致好評。無論是出於打卡美食家口中的「世界之最」,還是被其鮮嫩營養的特質所吸引,金灣黃立魚,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