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綠水育青山 湖州安吉餘村推生態旅遊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查看更多
澳商訊【記者吳爾珊發自浙江湖州】 在湖州安吉天荒坪鎮餘村,一塊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太湖石吸引了不少遊人駐足。這個發源於餘村的生態經濟發展之言,也是餘村近20年來的鄉村建設的體現。
餘村是怎麼從開發礦山與水泥廠向“綠美”鄉村轉型?4月13日,灣區媒體團來到餘村,瞭解鄉村振興成果。

豐富旅遊業態
走進餘村,富含文化創意氣息的農村青年生活靈感便利店首先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文藝青年“下鄉”創業並不鮮見,這為豐富鄉村旅遊業態提供了助力。“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有業態、有活力,年輕人願意來的鄉村。”餘村黨支部副書記俞小平稱。

便利店的主理人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創業青年李然,她表示,今年在村裡計劃舉辦超過200場各類文旅活動,希望通過美好生活業態運營、大學生人才引進創業,多元青年社群營造等方式,增強鄉村與青年粘合度。
俞小平還指出,“農業+旅遊”也是餘村發展的重要部分,建設於2015年的餘村青創農場,集四季水果採摘、農業科普培訓和休閒旅遊為一體。
發展生態經濟
引客旅遊,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其中一個吸引力。為了保證青山綠水,餘村先後關停了水泥廠和礦山,但也致力通過生態農業為村民增收。
其中,“5G物聯網+餘村溪養魚”配備了智能化養殖系統、自動分揀系統、進銷存智能系統,打造了數字漁業新基建樣板。目前項目建有智能蜂窩池52個,日均供魚量可達5000公斤以上。
同時,安吉為發展休閒農業,亦充分利用物聯網線上線下結合,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持續探索“農業+旅遊”創新發展模式。
大力吸引人才
餘村希望打造年輕人願意來的鄉村,那就要瞭解年輕人的想法,為此推出了“全球合夥人人才計劃”。李然正是透過該計劃成為了餘村的新村民。

“餘村致力吸引海內外人才入駐鄉村,目前既有浙大研究機器人的人才,也有來自也門、巴基斯坦的人才駐村辦公。”俞小平介紹,全球合夥人項目圍繞鄉村創業首選地目標,實現新鄉人與鄉村資源銜接,帶動更多原鄉人、歸鄉人參與鄉村建設,形成鄉村青創策源地,切實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