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之旅大受歡迎+ 查看更多
3月27日下午,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團抵達上海,並赴南京。中共中央台辦、上海市委有關負責人到機場迎接。據瞭解,馬英九此次來大陸祭祖、參訪,並帶領台灣青年學生前來交流,將到訪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地一共十二天。
拜謁南京中山陵並題詞
28日上午,馬英九一行拜謁南京中山陵。青山巍巍,松柏蒼翠,位於南京東郊紫金山麓的中山陵莊嚴肅穆。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於南京中山陵。上午9時許,馬英九一行抵達中山陵博愛廣場,一路拾級而上,進入祭堂。面對孫中山先生石刻坐像,馬英九一行靜默肅立。司儀宣佈祭祀典禮開始,馬英九向坐像敬獻花環。隨後,司儀宣讀祭文。宣讀後,馬英九一行集體默哀一分鐘,之後與隨行進入墓室,憑吊孫中山先生棺椁。在祭堂耳房,馬英九題寫“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以志紀念。
參觀孫中山紀念館後,馬英九接受媒體聯訪。他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希望台灣青年深入瞭解孫中山先生生平和兩岸關係,認清兩岸一定要和平奮鬥才能振興中華。
“這次來大陸,看到大陸朋友非常熱情,民眾非常歡迎,我們回去後會把這份好意轉達給台灣民眾。他強調,“‘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行”。
悼日軍大屠殺遇難同胞
馬英九29日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悼念遇難同胞。馬英九表示,歷史絕不可遺忘,我們所有中國人都應自立自強,才不會被人欺淩、任人宰割。馬英九一行每人手持一枝白色菊花,獻向寫有“300000”數字的紀念碑並鞠躬,集體默哀憑吊遇難同胞。隨後,馬英九一行走進展廳,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瞭解南京淪陷前的形勢、日軍進犯南京與南京保衛戰、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人道主義救援、大屠殺後的南京、戰後調查與審判等方面的情況。
馬英九受訪時表示,“關於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書籍、照片,我看了一些,但從來沒有一次像今天受到這麼大的衝擊”,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野獸般行為,中國人是最大受害者。馬英九強調,身為中國人,不管在海峽哪一邊都應自立自強,面對外來欺淩要勇敢抵抗;這次帶學生來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可以瞭解在台灣瞭解不够的事情,作為自己往後發展的重要參考。
馬英九訪陸下一步安排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訪陸行程,自3月27日啟程至4月7日返台共十二天。30日上午,馬英九將參訪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黃鶴樓,下午參訪湖北省博物館、東湖綠道。31日上午,馬英九與武漢大學學生座談,下午搭乘高鐵赴長沙,隨後參訪周南中學。4月1日上午,馬英九赴湘潭市湘潭縣白石鎮祭祖/學生參訪衡山,下午參訪岳雲中學、南嶽忠烈祠。
4月2日上午,馬英九將參訪岳麓書院,與湖南大學學生座談,下午參訪湖南大學科學館(抗戰中國戰區第四受降區受降儀式所在地)。4月3日上午搭機赴重慶,下午參訪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慶市規劃展覽館。4月4日上午,馬英九在重慶參訪中央政治學校舊址,下午參訪張自忠烈士陵園、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4月5日上午,馬英九搭飛機赴上海,參觀洋山港,6日上午與復旦大學學生座談,下午參訪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和平飯店、城市會客廳、豫園。4月7日,馬英九結束旅程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