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2022年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發佈+ 查看更多

4月24日,《2022年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新聞發佈會正式召開,出席發佈會的嘉賓有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省智慧財產權局)副局長高國盛、省公安廳副廳長林偉雄、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王侃、省司法廳負責人吳小洪、省高級人民法院二級高級法官鄧燕輝、省委宣傳部(省版權局)版權和印刷管理負責人王大樹等。
發佈會開始,高國盛介紹《2022年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主要內容。其一是廣東省印發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綱要,連續兩年將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列入省級督檢考範圍。廣東與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開展新一輪部省共建,省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統籌推進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和“十四五”規劃實施,促進智慧財產權強省與廣東高品質發展同頻共振。二是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震懾有力。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百日行動”、“昆侖”、“藍劍”等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專項行動,2022年破獲2600起;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捕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474件698人,起訴1178件2092人;全省法院系統審結智慧財產權案件12.04萬件,專利等案件平均判賠額度大幅提升。智慧財產權行政保護提質增效。
三是突出系統集成,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健全。強化政策法規集成,相繼頒佈《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廣東省版權條例》《廣東省地理標誌條例》,制定加快全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體系建設意見等,形成較完整的政策法規體系。強化區域集成,推動廣州、深圳等10個城市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市,推動前海、橫琴、南沙等地建設智慧財產權綜合運營服務中心,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實施新一輪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試驗,打造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生態。四是突出品質導向,智慧財產權激勵創新創造更加強勁。制定《關於智慧財產權助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措施》,推動智慧財產權與創新驅動發展深度融合。健全專利導航決策機制,引導產業創新方向,建設28家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和3家支撐機構,數量居全國第一。
五是突出市場驅動,智慧財產權支撐實體經濟更加有效。建成10個戰略產業集群和13個重點園區智慧財產權協同運營中心,智慧財產權運用效益加速呈現。持續推動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市優化運營服務體系,引導省級重點產業智慧財產權基金重點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六是突出便民利企,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更加高效,全省21個地市實現綜合性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全覆蓋,累計佈局建設6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援中心(TISC)、6家高校智慧財產權資訊服務中心、8家國家智慧財產權資訊公共服務網點;新獲批建設5個商標業務受理視窗,總數達14個。
廣東錨定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任務,大力推進智慧財產權強國先行示範省建設,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在智慧財產權推動製造業當家方面,實施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倍增計畫”。今年,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在全省範圍內實施“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倍增計畫”。同時,廣東局還會組織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商標權質押助力重點產業紓困”等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銀企對接活動。
廣東局持續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畫和專利開放許可試點,支援全國高校院所及國有企業專利向中小企業轉移轉化,目前,專利轉化專項計畫已支援20多個平臺推進專利轉化工作,對接走訪企業539家次,受惠企業及創新主體超過5000家。
廣東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大賽、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商標培育大賽等旨在促進企業智慧財產權轉化實施的活動,在企業中反響很好。其中,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企業參展超過4000家,智慧財產權展示超過14000件,為企業提供低成本智慧財產權。
6月初在汕頭市啟動首屆粵東西北智慧財產權創新創業大賽,為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轉化落地對接平臺,降低企業獲取創新資源的交易成本和融資成本,促進粵東西北企業更加關注智慧財產權價值和品質提升。
在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在服務保障方面,全省法院新收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17095件,實現歷史性首次回落;審結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20366件,案件結收比102.79%,全省法院審結髮明專利等技術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1萬件。全省法院審結商標權案件2.2萬件,加大對馳名商標、老字型大小、地理標誌等司法保護力度,合理界定商標權利邊界,遏制商標惡意搶注、囤積行為,服務品牌經濟做優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