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元墩隧道施工班組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查看更多
澳商訊 4月27日,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廣連高速公路總承包項目十一標經理部元墩隧道施工班組,榮獲由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該班全體員工在廣連高速公路元墩隧道施工中,歷經1088天艱苦作業,按期實現了隧道安全貫通,為後續路面施工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有力條件,助力項目按期實現高質量建成通車。

據瞭解,廣連高速起於廣州市花都區,順接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第二高速公路,與珠三角環線高速交叉,往北經從化區、清遠市清城區、佛岡縣、英德市、陽山縣,在清遠連州市大路邊鎮粵湘省界,通過臨連高速對接衡臨高速,全長約237公里,由中交四航局主要投資建設。
“元墩隧道是廣連高速公路地質情況最複雜的隧道之一。隧道洞身地質條件複雜多變,圍岩變化快,經過疑似瓦斯地層,施工風險高、難度大。尤其是隧道出口段為軟弱地表堆積土覆蓋層,變形控制困難,極易發生初支大變形。”廣連高速公路十一標項目經理王楠介紹。
王楠稱,元墩隧道施工班組於2018年6月組建,班組共有職工22人,其中黨員5人。針對元墩隧道特殊地質情況,元墩隧道施工班組在施工前便對元墩隧道的安全生產工作做了詳細的計畫與部署,並在施工過程中按要求踐行安全生產的宗旨。
元墩隧道施工班組組長李滿強表示,班組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在現場安全管理方面,嚴格執行施工用電“三相五線”制,落實“一機一閘一漏保”及電工巡查制度。在控制初支關鍵工序,按規範要求對鋼架接頭進行焊接,對鎖腳焊接、鋼架墊腳、鋼架間距、連接筋焊接、網片搭接等進行嚴格把關、自檢,保證初支安全。
“最多的時候我們每小時監測一次,連續觀測48小時,基本就是儀器不出洞、人員不離崗,一個星期幹2個迴圈,晚上睡不著的也要進洞去看看。”負責元墩隧道的技術員孫延飛介紹,在隧道左洞貫通段施工時,根據監控單位和項目測量提供的圍岩監控量測數據的預警,採取了“側壁導坑法”、“臨時仰拱+工字鋼支撐”等措施,加密監控量測和數據分析、每班巡查等,確保每迴圈數據穩定和圍岩穩定。
王楠指出,面對元墩隧道圍岩自穩性差並夾雜孤石、初期支護後沉降過大等難題,以及複雜地質造成隧道整體施工工效極低而引起的工期壓力,元墩隧道施工班組組織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嚴把每道工序品質,穩紮穩打地將工程向前推進,助力項目按期高質量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