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省市協同推進主平臺加快發展建設 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召開新聞發佈會

发布日期:2023-05-05 12:01

 

昨(4)日,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新聞發佈會召開,發佈會邀請了相關領導。他們分別是: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蘇偉光,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副廳長吳紅女士,河源市委統戰部部長廖繼聰,陽江市陽東區委書記李坤。

 

張勁松介紹招商會總體情況表示,廣東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強調要帶動和推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更好承接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有序轉移。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要求,落實此前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工作會議部署,圍繞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省政府定於2023年5月11日在廣州舉辦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

 

本次發佈會主要呈現五個特點,一是突出粵東粵西粵北,這次招商會,我們把推介的重心放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省裡將聯同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汕尾、陽江、湛江、茂名、清遠、潮州、揭陽、雲浮等12個地市對粵東粵西粵北投資環境、投資政策進行全面推介,全方位展示粵東粵西粵北發展潛力與投資機遇。二是突出主導產業、重點園區。根據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我們有針對性地拎出綠色化工、電子資訊、智慧家居三大產業,作為招商會的主攻方向。

 

三是開展內外資招引。這次招商會,我們內資、外資一起招,外企、民企、國企一起引。截至5月3日,報名參加招商會的企業將近200家,其中,內資企業149家,包括複星、廣物、拼多多、中石化、中國平安等國內行業龍頭企業;外資企業48家,包括沙特阿美、通用電氣、矢崎、日立、沃爾瑪、強生、特斯拉等全球知名企業。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內外資一起招商,推動廣東形成內外資上下游配套、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四是活動內容豐富。這次招商會,線上線下融合舉辦,其中,線下部分採取“1+3+N”形式進行。“1”就是1場主題大會;“3”就是3場平行活動,包括1場政策宣講會、兩場產業和園區對接會;“N”就是多場專案配對活動,包括我們會把推介資源延伸至場外,這方面,我們已於4月25日-28日組織部分企業赴汕頭、汕尾、潮州、揭陽等四市實地考察,下來還將聯合港澳商協會、境外經貿機構組織更多企業走進粵東粵西粵北對接考察。

 

五是政策乾貨滿滿。此前省裡專門出臺“1+14+15”產業有序轉移激勵性政策,既有省層面的總攬性檔、配套政策,又有市一級的具體實施方案,涉及用地、財政、金融、環保和用能、科技、人才、平臺載體建設、對口幫扶協作等各方面支援內容。這次招商會,省裡商務、發改、科技、工信、財政、人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地方金融監管局等10個部門,將首次面向企業開展政策集中宣講,可以說真金白銀、乾貨滿滿。

 

各市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規劃建設範圍均已劃定、建設方案均;省內橫向對口幫扶協作關係已全部確定,並首次實現對口幫扶協作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市、縣(市、區)全覆蓋。一是抓平臺載體建設,支撐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將指導各地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1+1+1”園區平臺體系,即,支持各相關市重點打造1個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支持各個縣域立足比較優勢打造一批承接產業有序轉移特色園區,支援珠三角地區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探索發展一批雙向“飛地”。

 

二是抓產業專案導入,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指導各地明確主攻方向承接產業專案,創新方式方法強化招商引資,全鏈條抓好產業項目的謀劃、招引、落地。三是抓營商環境優化,打造吸聚產業有序轉移的引力場。在法治環境、政務服務、市場建設、誠信體系、政策支持等方面拿出硬措施、打出組合拳,推動全方位降低用地、融資、物流、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實現全週期的優質服務。

 

四是抓對口幫扶協作,彙聚產業有序轉移的強大合力。把幫扶重點放在壯大產業、推動發展上,壓實幫扶雙方責任,優化互利共贏的制度設計,推動對口幫扶向協作共建轉變,實現珠三角地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謀發展。五是抓資源要素保障,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提速增效。重點強化用地用能、財政金融、人力資源等保障,確保項目能落地、有支撐、可發展。

 

吳紅介紹道:推進實施製造業當家、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工作的主戰場、主陣地和主引擎。為高標準推進15個主平臺建設,在“1+14+15”的政策體系下,省裡各方面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制定出臺了一攬子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一是真金白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省財政新增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援主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和引進落地產業項目,主要有幾個方向:以注入資本金方式,支援主平臺開發公司做大做強,推動15市主平臺創新管理運營模式,強化主平臺開發公司統籌能力;對主平臺融資予以獎勵,省財政根據主平臺基礎設施建設的實際情況,參考融資與使用情況,對相關市政府予以獎勵;對主平臺標準廠房建設予以獎勵,鼓勵主平臺開發公司根據產業發展實際需要,在主平臺內新建或擴建標準廠房,省財政結合標準廠房建成面積及企業入住率等因素予以獎勵;以事後獎補方式支援產業專案建設投產,支援主平臺引進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製造業項目,省財政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建成投產專案,按其設備購置額的一定比例予以獎勵。

 

二是分級分類強化用地指標保障。對各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用地由省指標保障。聚焦保障重點專案用地,對符合條件的優質先進製造業項目給予用地指標支持,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製造業發展較好的地市給予用地指標獎勵。推動零散低效工業用地向園區騰挪集聚,實施“標準地”、“帶專案”供應。三是綜合施策加強生態治理保障。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重大產業轉移項目的能耗指標、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地市無法安排的可提請省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在嚴格遵循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基礎上,對位於主平臺內符合條件的產業轉移項目,充分實施豁免環評手續辦理、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降低環評等級等改革措施。

 

四是多措並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設立省粵東西北產業轉移基金,加大對主平臺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的投資力度。支援主平臺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鼓勵在省財政下達的專項債券額度中,統籌優先支援主平臺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金融機構針對主平臺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定制專門的信貸產品,為主平臺開發建設提供大額、長期、低息金融資本。

 

除了上述支持政策外,各地也因地制宜出臺了本地區支持主平臺發展的政策措施,核心就是想通過省市協同、合力推進主平臺加快發展建設,真正發揮好主平臺在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歡迎廣大企業到主平臺投資興業發展。
 

浏览次数:4577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