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第133届廣交會綫下展闭幕 展現中國外貿韌性活力

发布日期:2023-05-07 21:13

 

第133屆廣交會綫下展于5月5日在廣州圓滿落幕,綫上平臺常態化運行。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向中外媒體介紹了本屆廣交會總體運行情況


徐兵介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廣交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于第120、130屆兩次向廣交會致賀信,充分肯定廣交會的歷史作用,指明發展方向。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進一步強調辦好廣交會等重點展會。何立峰副總理視頻出席第133屆廣交會暨第二屆珠江國際貿易論壇開幕式幷致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經過中央相關部委、各地商務部門和駐外機構以及全體與會人員的共同努力,本屆廣交會總體運行平穩,實現了“高效、安全、數字、綠色”的目標,爲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境外采購商參會踴躍


屆廣交會是我國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首次全面恢復綫下舉辦,全球工商界高度關注。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綫上綫下參會,其中綫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129,006人,來自213個國家和地區。共有55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包括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法國中國工商會、墨西哥中國商業科技商會等。100餘家頭部跨國企業組織買手參會,包括美國沃爾瑪、法國歐尚、德國麥德龍等。綫上參會境外采購商390,574人。采購商表示,廣交會爲他們搭建了與全球企業交流的平臺,是一個“不去不行”的地方,他們總能在廣交會上找到新産品和優質供應商,拓展新的合作空間。

 


創新産品亮點紛呈


參展企業累計上傳展品307萬件,其中新産品超80萬件,智能産品約13萬件,綠色低碳産品約50萬件,自主知識産權産品超26萬件。舉辦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約300場。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首次展示,高端化、智能化、定制化、品牌化和綠色低碳産品深受全球采購商青睞,凸顯中國製造正在不斷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展現了中國外貿的韌性和活力。

 


出口成交好于預期


屆廣交會現場出口成交216.9億美元。常態化運營綫上平臺,4月15日至5月4日,綫上出口成交34.2億美元。參展企業普遍認爲,儘管境外采購商到會還在恢復中,但下單意願較強、速度更快,除現場成交外,很多采購商還預約實地看廠,未來有望達成更多合作。參展企業表示,廣交會是他們感知市場冷暖、觸摸全球經貿發展脈搏的重要平臺,可以讓他們交到“新夥伴”,嗅到“新商機”,找到“新引擎”,參加廣交會是“最正確的選擇”。

 


進口展帶來更多新機遇


4月15日,財政部會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印發《關于2023年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期內銷售的進口展品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爲參加進口展的企業帶來實惠,受到普遍歡迎。共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8家企業參加進口展,衆多行業標杆和國際知名品牌企業集中展示高端智能、綠色低碳和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産品。重要展團收穫頗豐,不少企業簽下了數量可觀的訂單。境外參展企業表示,廣交會進口展爲他們進軍力巨大的中國市場搭建了快速通道,同時也幫助他們結識了大批全球采購商,爲拓展更廣闊的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

 


綫上平臺運行平穩


廣交會綫上平臺共優化141項功能。綫上平臺累計訪問量3061萬次,訪客數773萬人,境外占比超過八成。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超440萬次,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約437萬次,進口展參展企業店鋪累計訪問量3.4萬次。參展企業累計連綫展示6127場次。綫上平臺智能化、便利化和友好度持續提升,受到展客商普遍歡迎。

 


貿易對接成效顯著


屆廣交會共舉辦52場“貿易之橋”全球貿易推廣系列活動、8場“好寶、好妮探廣交”展示活動、3場省市主題專場對接活動、2場雙循環貿易促進活動,來自67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工商機構、采購商、供應商等3000多人參加。舉辦19場貿易推廣活動、7場時尚秀,精準推介特色産業、優質企業、創新産品和知名品牌,爲供采雙方牽綫搭橋,推動多個項目簽約成功。如新疆棉紡織業專場對接活動,現場宣傳300餘種棉紡織品,達成意向采購金額5.7億元。“寧聚珠江,貿通世界”南京專場對接活動達成合作意向金額23億元。

 


多功能平臺作用持續彰顯


屆廣交會進一步豐富業態,拓展功能,充分發揮資訊交流、創新發布、産業推介、貿易服務等多功能綜合平臺作用。高質量舉辦第二屆珠江國際貿易論壇,包括1場開幕式、5場主論壇和18場行業論壇,共有200餘位政商學研界嘉賓出席,聚焦國際貿易前沿課題,探討創新發展路徑,向國際社會發出廣交會聲音,貢獻廣交會智慧。廣交會設計創新獎(CF獎)展示廳展出2022年度獲獎産品139件。廣交會産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共有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的95家設計公司參加,達成合作意向近1500項。新設的貿易服務區引進近250家機構參展,綫上綫下提供物流倉儲、金融保險、檢測認證、商業諮詢、設計創新、跨境電商等全鏈條綜合服務。舉辦會展標委會國家標準宣貫會,提升外貿中心牽頭編制的三項國家標準的認知度和普及率。舉辦“綠色時空”活動,42家企業獲評第130屆廣交會綠色展位獎。

 


知識産權保護更加有力


廣交會綫下受理的知識産權投訴案件涉及被投訴企業共計341家,最終認定涉嫌侵權企業163家;綫上受理的知識産權投訴案件涉及被投訴企業共計74家,最終認定涉嫌侵權企業2家。綫上綫下共受理、調解貿易糾紛16件,調解成功率較高。廣交會高效專業的知識産權保護,有效激勵和保護創新,營造了安全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得到展客商充分肯定。

 


助力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果


屆廣交會綫下展設立“鄉村振興特色産品”展區,綫上設立“鄉村振興”專區,供脫貧地區企業集中展示。“鄉村振興特色産品”展區共有來自22個省份的171家企業參展,涉及食品、工藝品、醫藥保健品、休閑用品等13個産品類別。脫貧地區企業共上傳展品4.44萬件。在本屆廣交會上,以産業幫扶讓特色産業實現“造血式”發展、以綠色養殖提振村民創收信心、以産業+金融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故事不斷上演。參展企業表示,通過廣交會這個國際化平臺,他們不僅瞭解到了市場趨勢、結識了客戶、拿到了訂單,而且還培養了直播營銷人才、加快了數字化轉型步伐,爲促進脫貧地區特色産品和産業提檔升級注入新活力,爲賦能鄉村可持續發展找到了更多路徑。


徐兵說,本廣交會綫下展閉幕後,綫上平臺將繼續開放,除展商連綫、預約洽談功能外,其餘功能全年常態化運營。廣交會將根據供采雙方需求,適時組織系列貿易對接活動,幫助境內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


徐兵表示,本屆廣交會受到中外媒體廣泛關注,共有186家媒體的記者到會采訪報道,推出了一大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影響力的報道,全方位展現廣交會盛況,多角度闡釋廣交會特色,立體化講好廣交會故事,爲本屆廣交會的順利舉辦營造了良好氛圍。期待第134屆廣交會再相聚。
 

浏览次数:5270
文章来源:
作者:Thea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