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訊 社團熱議

《人世間》作者梁曉聲做客珠海金句頻出

发布日期:2023-05-14 08:04

      “珠海這麼多大學,這麼多老師學生,想說沒文化都不可能!除了青春之城,還是文化之城。”5月13日,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內,《人世間》作者梁曉聲金句頻出,他與出版家李師東接受《珠海特區報》文藝副刊《灣韻》編輯部邀請,在“城市與文學表達——梁曉聲文學創作分享會”上,以“城市與文學表達”為主題,與珠海市民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路,探討了城市發展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據介紹,梁曉聲是當代著名作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小說《人世間》作者,李師東為出版家、文學評論家、中國青年出版社總經理,二人為青年學生、讀者帶來了一場充滿書香的精神盛宴。
      “我是‘光字片’那樣的地方長大,後來才到北京工作的一個人,對於時代的變化有著切身的感受。”對談中,梁曉聲針對讀者感興趣的《人世間》創作歷程作了分享。“為什麼《人世間》裏鄭娟到大哥秉義家,走進這麼好的洗浴間的時候,哭了呢?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才有的體會,曾經的我們只有公共洗浴間啊。”
      一本《人世間》,給現代年輕人講述了“上山下鄉運動”發生後,留城青年的生活狀態,反映了父輩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如何固守做人的原則,展示了中國當時五十年的變遷與進程,讓無數讀者為之動容。
      一本好書,能夠拉進讀者與書中世界的距離,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偉大的靈魂對話。“書中虛構的人物在這樣那樣的情況下做出了示範,那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樣的情況我們能那樣做嗎?我們能當周秉坤那樣的好人嗎?當周秉義那樣的好官嗎?”梁曉聲說,“書本是照我們自己的,如果拿來當照別人的鏡子,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本次分享會,李師東對梁曉聲的一本新書《父父子子》做了推薦。“如果說《人世間》講了善的堅守、人間大愛,那麼《父父子子》說的便是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希望讀者們能夠有所收穫。”
      2022年3月28日,珠海特區報特設文藝副刊《灣韻》,通過整合珠海本土文化文藝資源,積極展示推介灣區本土佳作,目前已出版150餘期,刊登散文、詩詞、評論、書畫等多種體裁的作品900餘篇。而本次活動,是《灣韻》開展的線下詩歌誦讀會、圓桌對談、主題展覽等品牌系列活動之一,一場與作家的對話,讓文藝精品不止停留於紙面,而更能浸潤珠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浏览次数:3441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尔珊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