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香港承辦15屆全運會八項賽事

发布日期:2023-05-18 20:15

第15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25年首次由廣東省、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合辦,廣東省體育局已同意香港承辦八項體育賽事。專家認為,香港合辦全運會會再次激發市民的體育熱情,並有助相關運動及產業化發展。

 

政府新設三職位協調溝通

據港媒近日報道,特區政府8日向立法會建議,開設3個新首長級編外職位,分別擔任“全運會統籌辦主任、副主任和助理主任”,全面監督和執行全運會相關工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署理局長劉震表示,當年東亞運動會由香港主辦,而這次全運會由三地合辦,因此要有統一的安排和標準,需要與各地政府協調和溝通。

 

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日前向立法會就第15屆全運會提交報告,表示廣東省體育局已同意在港舉辦8項體育賽事和4至5項群眾賽事,正待國家體育總局批核。這8個項目包括“擊劍、帆板、場地自行車、足球、高爾夫、七人橄欖球、沙灘排球及手球”,預計啟德體育園場館將成為舉辦大部分體育賽事的主場館,預計將有超過3,200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參與香港舉行的賽事,連同第12屆全國殘運會暨第九屆特奧會,參與人數將超過2009年在港舉辦的東亞運動會人數。

 

該報告稱,由粵港澳合辦全運會史無前例,基於其規模及複雜性,預期相關政策局及部門之間必須進行大量繁重的協調,因此將於今年10月成立的全運會統籌辦,應由3名高級別首長領導,同時建議由40名非首長級職位及非公務員協助,以加強與廣東省政府及澳門特區政府的聯繫協作,所需的每年平均員工開支總額為3,460萬港元。

 

四年一度的全運會是國內最高水平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國務院於2021年8月宣佈,同意2025年第15屆全運會將由廣東、香港和澳門共同承辦,這是香港首次參與承辦全運會。第12屆殘運會暨第9屆特奧會將於全運會結束後約一個月舉行。今年4月,香港康文署成立“全運會籌備辦事處”,承擔所有行政工作。本月2日,特區政府又宣佈成立“香港特區賽區籌備委員會”,其中贊助人為行政長官。政務司司長兼任該委員會主席陳國基表示,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全運會意義重大,是繼中國香港代表隊在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取得佳績後,又一項提振香港體育發展的重大舉措,同時亦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合作。

 

擊劍足球等受港人關注

在香港有哪些體育項目最受關注呢?《環球時報》採訪當地市民,47歲的香港市民盧先生表示,香港各區均有運動場,其中足球場較多。此外,香港的羽毛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泳池也很多,這些運動較受香港市民歡迎。他續稱,從觀賽角度講,香港超級足球聯賽是香港少有的職業體育聯賽,因此香港的足球迷也非常多。遇到世界盃、歐冠盃等重大賽事,晚上的酒吧都會聚集不少球迷。

 

市民李先生也表示,由於香港自行車運動員黃金寶等選手此前在國際比賽上取得良好成績,自行車運動在香港頗受關注。在現役運動員中,女子自行車運動員李慧詩比較有名,她曾經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為香港摘得兩枚銅牌。此外,游泳運動員何詩蓓、擊劍運動員張家朗等在香港都有較高知名度。盧先生還告訴記者,去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由於香港派出前所未有的3名運動員參賽,冰雪運動也一度受到關注,前往瑞士等地滑雪成為一些香港市民休假選擇。

 

香港有能力辦好有關賽事

香港學者、議員及多個體育總會都認為,爭取舉辦全運會有關賽事,對香港體育發展、經濟收益及旅遊業都有好處,香港也有足夠能力舉辦好這些賽事。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主任雷雄德表示,承辦全運會賽事會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有關項目運動,有助於香港相關運動的發展及產業化。同時,香港在舉辦大型體育盛事的經驗豐富,比如香港舉辦過“國際七人橄欖球賽”、“國際高爾夫球賽”等國際賽事。

 

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表示,多辦大賽便可以更容易掌握流程,對運動員而言是美事,即使是國際經驗較少的運動員也能參加,得到磨煉,提升水平。香港滑浪風帆(帆板)隊總教練陳敬然說,自1996年李麗珊在奧運會奪金後,鮮有大型帆板比賽在港舉辦,香港帆手對本港的風向、水流更熟悉,希望全運會帆板賽事能在維港舉行。

 

香港擊劍總會主席楊穎新也說,能在2025年主場舉辦全運會當然是好事,再加上香港已申請主辦2026年世界擊劍錦標賽,2024年也有機會主辦亞洲元老賽,若能成事,屆時香港擊劍界將連續3年都有大賽上演,對推動本地擊劍項目發展必然大有幫助。

浏览次数:1001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