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动态 社團熱議

港校合作研發首創治療肥胖代謝藥

发布日期:2023-05-24 16:00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在合作研發新藥物上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創一種可以治療多種與肥胖症和胰島素抵抗相關的代謝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脂肪肝的藥物,由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盧家驄、慈善基金藥物科學教授梁潤松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沈秀媛教授領導的團隊所研發。這款新藥ABarginase是全球第一種利用嶄新藥理機制——消耗精氨酸,提供安全、藥力持久而適用於治療多種肥胖相關疾病的藥物開闢新路徑。

 

目前,不少病人往往要服用不同藥物去治療這些互相關連的疾病,導致出現多種藥物併用風險增加。該藥適用包括糖尿病前期、Ⅱ型糖尿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種代謝病,而且製藥工藝成本低而高效,令更多患者可以負擔和受惠,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肥胖不單止影響體形,更往往涉及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臟病、高血壓及癌症等。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當血液內一種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處於低水平,即所謂“精氨酸飢餓”狀態,細胞會抑制脂肪合成,促進脂肪分解,並且增強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在普通情況下,人體內可分解精氨酸的精氨酸酶,其循環半衰期不足30分鐘。

 

梁潤松說,通過採用先進的融合蛋白方法,研究團隊研製出一種長效的重組人類精氨酸酶,它含有一個白蛋白結合域,使其能夠與血液中穩定而又充沛的白蛋白結合,從而延長其循環半衰期約200倍,具有較強的酶活性,每周只需注射一劑量,就足以使血液循環中的精氨酸保持在低水平,達到精氨酸飢餓狀態。

 

沈秀媛表示,在臨床前研究的結果已經展現巨大潛力,可望為治療多種與肥胖、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等相關的代謝性疾病,提供安全而有效的方案。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至今未獲美國FDA認可的藥物,因此,該藥研發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尤其意義重大。肥胖是全球普遍的健康問題。

 

據世衛組織最新估計,2016年全球成年人中,有逾19億人屬超重及6.5億人屬肥胖,分別佔成年人的39%及13%。而香港約兩名成年人中便有一人被界定為超重或肥胖。在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港校此項研究奪得兩項最高殊榮的大獎,而ABarginase獲頒“發明者協會國際聯合會最佳發明大獎”。

浏览次数:900
文章来源:
作者:方寶鈴
分享到: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沒有評論
关注我们
文章搜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