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很快面世+ 查看更多
5月22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锺南山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對當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新形勢做出研判,並指出,有基礎疾病的重點人群是預防和救治的重點,同時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很快能面世。
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很快面世
锺南山說,根據多方面材料判斷,4月底、5月初有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這是我們預料到的”。
锺南山表示,研發針對XBB變異株有更好保護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他透露,目前已經有2種針對XBB的疫苗被初步批準,還有三四種很快能被批準。“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們是能走在國際前面的。”
5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諮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更新作出建議,提出新的疫苗應主要針對目前占主導地位的變異株XBB。
6月或出現XBB變異株感染波峰
結合大數據模型,锺南山團隊對全國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XBB變異株)進行了趨勢預測。锺南山介紹,根據預測模型,第二波疫情4月中旬起峰,5月底波峰約4000萬/周,6月底波峰約6500萬/周。不過他也提醒,這是基於模型的計算預測,“可能不準”。
“我們對新冠病毒形成群體免疫了嗎?我認為回答‘是’也‘不是’。”锺南山說,“是”的回答,是因為多項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內中和抗體在4個月後出現降低,特別是對於XBB變異株的保護作用較差。但是,人體內還存在結合抗體,可啟動細胞免疫,在感染6-7個月內仍然有保護作用。
锺南山說,“不是”的回答,則因為再過一兩個月,在去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體內的抗體和免疫都會降低。“病毒變異太快,因此不能一勞永逸,有可能再次感染”。對於可能逐漸增加的感染波峰,锺南山提醒,有基礎疾病的重點人群是預防和救治的重點。根據锺南山團隊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最新研究,重症患者影像學表現超過一半不是重症肺炎,病毒對迴圈、神經、腎臟等系統的影響也非常大。
“有基礎病人群,現在要預防感染,不是預防重症。”锺南山呼籲,接下來要以預防為主,加強廣覆蓋的疫苗接種,特別是有基礎疾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老年人群需要新的疫苗注射。
锺南山說,國內正在研發多價mRNA疫苗、亞單位蛋白疫苗,這類廣譜疫苗可以預防德爾塔、奧密克戎BA.5、XBB等變異株,即將通過評審上市,及時注射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可減少額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