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支持深合區高質量發展25條措施發佈+ 查看更多
澳商訊 6月2日,《稅收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稅務25條)發佈。稅務25條緊扣深合區“三大工程”,通過4個方面25條切實舉措,對接琴澳一體化進程中產業協同、民生融合、擴大開放所需,進一步支持深合區高質量發展。
“稅務25條的落腳點就是為企業和個人在深合區投資興業、就業生活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涉稅費服務,助力深合區打造宜商宜居宜業的營商環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解決企業發展所需
深合區稅收優惠政策是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合作區“雙15%”所得稅政策全面落地,2022年度合作區享受15%企業所得稅的企業戶數同比政策執行首年增長約20%。為進一步發揮政策積極效應,稅務25條提出將持續細化完善“四新”產業稅費優惠政策指引,助力深合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最有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產業高地。
據稅務部門統計,深合區15%企業所得稅享惠企業戶數中約8成來自橫琴重點發展四大產業,其中,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業企業數量最多,約占享惠企業總數的一半。為進一步激發深合區創新動能,稅務部門將全面落實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股權激勵、創業投資等所得稅優惠政策。建設“產學研一體化院士服務(橫琴站)”,助力深合區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創新戰略佈局。
在服務重大產業項目企業落地方面,推行稅務“一條龍”服務機制,開展“一專案一專班”服務,解決海內外企業駐琴投資發展各階段中遇到的資訊不對稱、銜接不順暢、多頭來回跑等問題。
在服務深合區企業實質性運營方面,持續發揮“良性引導+聯席研判”的工作機制作用,對增長潛力大、帶動性強的企業加強輔導,實行“一戶一台賬”動態跟蹤管理,加快推動形成深合區實體經濟良性發展格局。
滿足就業生活所盼
深合區澳門居民個人所得稅政策落地實施以來,初步實現深合區澳門居民稅負與澳門趨同。稅務25條提出將持續優化政策落實工作機制,同時探索推動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到深合區執業,促進跨境涉稅服務健康發展,便利澳門企業、居民在內地投資置業。
此外,稅務部門還重點服務“澳門新街坊”等民生專案,針對專案涉及居住、教育、社區服務、醫療等多方面涉稅費疑難問題,提供稅收事先裁定、“白名單”等個性化服務,進一步深化拓展交房即發證等服務便民措施。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進一步凸顯服務澳門的特徵,以智能終端跨境互設、涉稅服務跨境互融為重點,探索推進粵澳稅收征管服務規則標準互鑒趨同,探索推出澳門涉稅文書認可清單。開設電子稅務局澳人澳企辦稅專區,打造更契合港澳人士辦稅習慣、更適配稅收現代化要求的稅費服務新體系。
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在服務“一帶一路”方面,稅務25條提出要持續探索開展面向葡語國家及地區的多邊培訓、稅制研究,研究開發稅收投資錦囊等稅收知識產品,進一步用好與葡語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稅收協定,深化落實境外投資者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推動“走出去”“引進來”。
在拓展粵港澳稅收協同共治格局方面,推動構建粵澳財稅合作框架,進一步打通粵澳兩地財稅領域常態化交流、區域稅收事務統籌協同、跨境涉稅事項共商等方面的協作管道。推動建立澳門居民身份資訊確認機制,探索協同高效的境內外稅收協同監管機制。
稅務25條還提出要立足“分線管理”封關運作實際、深合區的發展需求及企業發展訴求,協同海關、財政等部門做好“分線管理”的稅收政策研究及風險研判,加快推動符合實際且行之有效的“分線管理”流轉稅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