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港澳合作取得突破進展 廣東自貿區成立八周年建設成果發佈會舉辦 + 查看更多

6月7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自貿區成立八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廣東省商務廳張勁松作主發布。
八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爲核心,推動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充分發揮了廣東自貿試驗區作爲改革創新“試驗田”、高水平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平臺作用。
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
廣東自貿試驗區著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大力發展汽車、人工智能、醫藥健康、集成電路、現代金融、專業服務業等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設立了冷泉系統國家大科學裝置、海洋工程總裝研發設計國家工程實驗室、澳門大學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211家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不斷聚集科技創新資源和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八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固定資産投資累計超過1萬億元,年均超過1300億元,稅收由2015年的57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950億元,帶動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國內生産總值由2015年的224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663億元,增長超過1倍。
高水平投資平臺作用顯著
廣東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高標準規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業準入方面實施全國最短外資負面清單和全國首創商事登記注冊制,在企業準營方面實施“一網通辦”、“證照分離”、“交地即開工”、“無證明自貿區”等創新舉措,在服務企業方面建立了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産業和人才政策,落地企業和個人“雙15%”所得稅優惠政策和高效便利的跨境稅收服務,構建了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自2015年成立以來,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超過26萬家,實際利用外資近500億美元,9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了465個項目,集聚了總部企業272家。
國際貿易門戶樞紐功能突出
廣東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先進自貿區,打造高效便利的大通關體系,平均通關時間縮減了80%,監管證件從86種壓縮到46種,申報無紙化率達到99.6%。建立了海陸空聯運的大航運體系,國際班輪航綫從204條增加到352條,開展了聯結全省9市的“一港通”“組合港”業務,建設了對接廣深港三大國際機場的空運貨物中心,開通了南沙港鐵路“中歐班列”。南沙、前海獲批國家進口促進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商、中轉集拼、離岸貿易、保稅加油等新業態迅速發展,形成了飛機、汽車、電子元器件、天然氣、糧食等大宗商品分撥中心和進口平臺。近三年,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連續突破2000億、3000億和500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25%。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200萬標箱,貨物吞吐量近5億噸。
金融開放創新成果豐碩
廣東自貿試驗區立足打造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平臺,在全國率先開展跨境資金池、跨境資産轉讓、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等投融資改革試點,建立自由貿易(FT)賬戶體系。至2022年,累計新增金融機構5.5萬家,其中持牌金融機構245家;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結算量占全省的1/4,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占全省的1/7,累計辦理FT賬戶資金業務超2萬億元。廣州期貨交易所落地幷上市工業矽期貨品種,南沙成爲華南融資租賃中心,累計交付租賃飛機244架、船舶93艘。
與港澳合作取得突破進展
廣東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臺,在金融、法律服務、旅游、建築等服務業領域擴大開放,落地全國首家港澳資獨資和控股醫院,設立了11家港澳資旅行社,14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建成內地首家澳資獨資醫療機構,備案55家香港工程建設諮詢企業和253名專業人士,超過1000名建築、設計、旅游、醫療等澳門專業人士獲橫琴跨境執業資格,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1442家創業團隊。廣東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累計設立了2.4萬家港澳資企業,實際利用港澳資473.77億元。
示範帶動作用更加突出
去年,全省設立了13個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推動自貿試驗區與省內各經濟功能區開展政策聯動、産業聯動和創新聯動,首批62項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舉措在聯動發展區落地實施,開展了30多項産業和項目合作。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已累計形成696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複製推廣216項改革創新經驗,發布301個創新制度。
服務廣東高質量發展
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服務廣東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多個方面。
一是全力服務外貿高質量發展。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會同省內海關,制定出臺措包括,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發揮政策疊加優勢;落實好海關總署支持橫琴20條、前海18條、南沙16條措施;推動綜合保稅區與自貿試驗區統籌創新發展等。今年前4月,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規模1791.1億元。
二是助力暢通粵港澳大灣區物流通道。持續推進大灣區“組合港”“一港通”等通關模式,目前已覆蓋全省34個碼頭。同時推動琴澳物流“同城化”發展,發揮橫琴片區倉儲資源優勢,支持企業承接澳門物流業輻射轉移,實施“進境暫存中轉澳門食品檢驗檢疫監管創新” ,實現暫存橫琴貨物24小時內送達澳門消費者。
三是實施海關智慧監管,支持南沙綜保區與廣州白雲機場、前海綜保區與深圳寶安機場聯動開展飛機融資租賃業務。2022年南沙片區通過保稅融資租賃方式引進飛機11架次,貨值55.59億元;前海片區飛機保稅融資租賃業務貨值8.98億元。推廣跨境電商業務,2022年廣州南沙口岸跨境電商包裹進出口首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3.3倍。推動智慧海關業務。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取得良好進展
南沙區進出口總值2988.2億元,南沙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經貿合作,設立“一帶一路”服務專窗,2022年南沙對“一帶一路”沿綫國家進出口達到993億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挂牌一年多以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橫琴總體要求,堅定不移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取得良好進展。
一是澳資澳企明顯增長。合作區實有澳資企業5601戶,較合作區挂牌前澳資企業數量增長22.3%,注冊資本超1480億元;合作區規模以上澳資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41.21億元。二是“脫虛向實”成效初顯。合作區商事主體實體登記:一批知名企業落戶橫琴幷開展實質性運營,5家國內領先的資産管理公司上島辦公,2022年合作區新增就業登記人數9379人。
三是澳門居民持續融入。區內生活就業的澳門居民達到6763人;現有澳門籍學生199人;橫琴醫院全年爲澳門居民提供診療服務累計6834人次。就業登記的澳門居民達776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參加內地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達到4172人次。四是重大政策有序落地。今年以來,《總體方案》涉及的各項政策加速落地實施,其中企業及個人所得稅“雙15%”優惠政策和澳門居民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開始推廣。 五:圍繞“四大産業”持續發力,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出臺支持集成電路支持措施、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措施。